《贵在有理》红色历史(一):信仰之光
近日,由中共贵州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打造的《贵在有理》网上理论访谈节目走进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的故乡贵州省安顺市,以王若飞的主要事迹及贡献为主线,解读了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源。
王若飞少年时期即投身革命,曾先后赴日本、法国、苏联留学,是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的发起者和负责人之一,在党的七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他领导过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从事过统战、组织、宣传、少数民族、军事等多种工作,具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1946年4月8日,王若飞同志从重庆乘飞机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不幸失事,王若飞与秦邦宪、叶挺、邓发、黄齐生等同机遇难,时年50岁。 “一切要为人民打算”,是王若飞临行前与周恩来告别时说的最后一句话,成了他对人民、对党的最后遗言。2009年,王若飞与邓恩铭、周逸群、旷继勋等四名贵州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入选“100名为新中国建立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宣教处处长朱海波表示,“一切要为人民打算”,是王若飞对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朴实的阐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一直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邓恩铭、王若飞、周逸群、旷继勋以及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践行了这个誓言。他们深深的为民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启示、感召我们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不脱离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纵观王若飞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充满着不断探索真理、追求进步的革命激情、为民情怀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安顺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唐佐英讲述了时任中共西北特委特派员的王若飞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给妻子李培之写下诀别信的故事。唐佐英说,王若飞豁达乐观中充满了英雄气概,充分体现出一个共产党人宽广博大的胸怀和对党无限的忠诚。
安顺学院马列学院院长黎进琛重点解读了王若飞对党的理论建设作出的贡献。黎进琛表示,王若飞参与革命以后,非常看重党的建设在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培养革命的力量基础和组织,提出了一系列有着重要价值的党的建设理论。王若飞在1939年和1943年两次向党的高级干部做了题为《关于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报告。报告清晰回顾了1919年至1927年党诞生、发展的历程,深刻分析了大革命时期党犯的思想路线错误,运用大量事实说明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系列革命思想的正确性。这个报告对于进一步梳理党的发展历程,统一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的思想认识,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的“一切要为人民打算”,表现出党要密切联系群众,把人民作为工作中心的建设要求。
[责任编辑: 邓娴 栾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