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有理》红色历史(五):文军西征
近日,由中共贵州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打造的《贵在有理》网上理论访谈节目走进遵义湄潭,以浙大西迁湄潭的历史为主线,解读了抗日战争时期“文军”西征的史实与贡献。
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三级调研员王姣姣介绍,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7月到1938年8月底,全国108所高校被轰炸破坏的达91所,其中被破坏较严重的25所高校不得不暂时停办。为了保存华夏民族教育文化的命脉,大批学校纷纷内迁,出现了一次波澜壮阔的“文化西迁”。
1940年2月,浙江大学历经辗转,终于在贵州遵义、湄潭落脚,并在此办学长达7年之久,取得丰硕的教育成果。198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年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浙江大学的有67人,其中教授27人、毕业生40人,基本都在遵义、湄潭工作和学习过。受教育部门的委托,浙大西迁还保护了《四库全书》的转移,竺可桢校长将幸存的一部《四库全书》共计140箱,成功转移至贵阳黔灵山公园北的地母洞存放,为守护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做出重要贡献。浙大西迁湄潭,不仅广泛开展抗日救国运动,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大力助推了湄潭茶产业的发展。湄潭茶叶出口创汇,换取大量抗战物资,为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这些学校分散在全省各地,也将先进的科学文化带到贫穷落后的山区。随着医科学校、机构的建立和迁入,也为贵州医药卫生事业奠定了基础。贵州的文学、新闻出版业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很大发展。大量高素质人员迁入使大后方人口文化素质有了整体提高。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在贵州实现了彼此交融。”王姣姣说。
湄潭县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开迅说,浙大西迁湄潭,对湄潭乃至整个贵州茶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让湄潭成为中国现代茶叶科研的发祥地,也是第一试验地、受益地。浙大与其他单位联合完成了多项重大茶叶科研课题。其中,茶叶化学成分分析、茶树病虫害防治、茶叶栽培等都是以湄潭为基础开展的。
湄潭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主任阴利君表示,浙大与湄潭之间的情缘一直在延续,从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到东西部协作,双方在资源、人才、产业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希望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把这段红色血脉的传承更好地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动力。
[责任编辑: 刘昌馀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