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贵安新区:利用后发优势 打造绿色基地
核心提示
昨日,绿色新区创新发展主题论坛召开,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英国建筑研究院和全国12个国家级新区(包括贵安新区)的负责人在会上交流了新区的建设经验和绿色发展的成功案例。
绿色新区创新发展主题论坛现场
十二新区:
呼吁群策群力合作共赢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回落,要找到新的增长点,绿色发展、大数据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说,全国12个国家级新区齐聚贵阳,是交流新区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良好契机。
舟山市委副书记、舟山群岛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徐旭在会上呼吁新区之间相互合作。“我们舟山以海南经济为主体的全岛型的新区,是海洋综合保护与开发的基地。”徐旭认为,舟山与贵阳的协作就是山与海的协作,希望舟山和贵安今后要走出一条产业互助、协同发展的新路子。
天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余麟则建议,各大新区要搞好生态文明就要先厘清概念。余麟介绍,天府新区在开发之初有一些误区,以为搞生态文明和生态发展,就是湿地和公园。后来新区发现其实不是这样,应该有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交通、绿色产业,然后就是绿色的植被。
献策贵安:
绕过传统产业弯道超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认为,如今贵州的各种高铁已经开通,贵安新区将成为西部重要的内陆级新高地。而一带一路怎样跟贵安新区结合,傅梦孜对此也提出了建议。
她认为,贵安新区作为贵州发展的窗口,需要有更先进的理念和长远的眼光,将贵安新区打造成一带一路的智能化城市。跟其他省市、或者重要一带一路的相关城市、省市相比,贵安打造的绿色数据的中心基地在硬件、在软件上显示出后发优势。
傅梦孜说,发达国家已经到了后工业时代,贵州要从后发优势入手。贵安新区的发展之路可以不完全超越传统产业的高度,但是可以绕过传统产业,跨越某些环节,实现某种弯道的超越。
他山之石:
保护劳动力促绿色发展
英国建筑研究院亚洲区总裁杰雅认为,尽管每个国家的对绿色发展的做法不同,但是大家需要对一些原则性问题要有共识。英国的一些做法围绕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设定了一些原则。他相信世界各地每个人都会同意,也会遵守这个原则——保护劳动力,尤其是保护建筑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英国曾经出现“建房热”的现象,很多新房子和新社区建起来,整个城市发展非常快。但是政府发现建筑工人存在很大的问题,自己的健康安全都有很大的困难,因此设定了一些新的法规保护这些工人。
政府的规定在1941年制定并且开始实施,现在仍然在执行着这些规定。“所以政府的政策制订得好,规定制定得好,的的确确是给我们带来了长远的积极影响。”杰雅说,没有建筑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就无法为城市带来好的建设。
论坛点击
“生态文明与开放式扶贫”分论坛,与会者提出
绿色减贫
以人为本
英国外交大臣气候变化特别代表 大卫·金
在“生态文明与开放式扶贫”分论坛上,来自政学研三界的一百多名代表,围绕生态文明与开放式扶贫主题,从农村社会治理与反贫困,反贫困、农村社会治理的社会参与,山区发展与绿色减贫等方面展开讨论。
与会者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反贫困的重要基础和宝贵资源,反贫困工作应当开放地吸取当地人的生态智慧,确保和促进生态的多样性和可持续,生态文明建设与反贫困结合就是在贫困地区实施绿色发展与减贫结合战略。
同时,绿色减贫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减贫理念新变革。
开放式扶贫视角下的绿色减贫,还包括对贫困地区民众保育良好生态环境的智慧尊重与借鉴,以及外部对其能力提高的引导和支持。
另外,针对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脱贫,专家认为在必要的资金支持基础上,更为迫切和最为有效的是人才、技术和知识支持。-
年会声音
低碳环保
公交先行
印江籍航天学家 吴学超
“假如每个国家每年人均碳排放量都不超过两吨,到本世纪末,升温幅度控制在2℃的目标就可以实现。”大卫说,人类现在面临着能源安全、水污染、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等一系列挑战,而气候变化是最为严峻的考验。
“贵阳是座美丽的城市,保护好生态环境是这座城市发展的前提。”大卫建议,中国应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打造低碳城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他建议,贵州可以结合英国的经验,首先确保发电使用的原料是非化石能源,再高效地发展地面公共交通,并呼吁大家采用自行车、步行或是公共交通出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贵州的原生态环境。-
重视农业教育
发展生态农业
1947年,吴学超从思南中学考入南京测量学校大学航空测量科后随校迁到台北。借一次美国考察机会,吴学超留在美国继续深造,专攻遥控遥测专业,之后在美国航天局工作。
1996年,在阔别故乡49年后,吴学超第一次回到了家乡,随后在印江民族中学、鹅岭镇一小、二小、思南中学、板溪中学等学校设立吴学超学者奖学金。
如今,已经87岁的吴学超仍致力于家乡的发展,他正力争使美国内华达州和贵州成为“姊妹州”,让美国的政府和商人来到家乡投资建业。吴学超说,贵州是一个农业大省,脱贫致富要扩大农业生态化发展。而发展首先要重视教育,他认为,应该在每个县城设立农业职业学院,在每个地区建立农业专科学校,“只有重视农业教育才是发展农业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