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总体规划(2013-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顺利通过环保部组织的专家论证
2014年12月18日,环保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贵安新区总体规划(2013-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专家论证会,会议由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司规划环评处刘贵云处长主持,环评司牟广丰巡视员出席会议并讲话,环保部评估中心、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阳市、安顺市、贵安新区管委会及相关单位参加。会议特邀11名环境规划方面资深专家组成专家组,对《报告书》进行全面深入论证。
通过对《报告书》中所提的环境可行性论证进行深入分析后,参会代表和专家一致认为《报告书》评价工作指导思想正确、技术路线合理、评价内容重点突出,评价结论总体可信,提出的规划调整和实施建议总体可行,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为《贵安新区总体规划》的实施提供了依据。但是,由于贵安新区区域土地资源制约突出,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敏感,《贵安新区总体规划》拟定的发展目标较高、规模较大,其实施可能进一步加大区域生态环境压力,特别是增大饮用水安全风险。随着区域人口的集聚和产业的发展,区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都将面临更大压力。
为充分协调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与会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贵安新区的发展要按照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总体要求,充分认识土地资源短缺、水土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制约,在城市和产业发展中加强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守耕地红线。二是强化红枫湖水源地保护区等生态红线管控,优化新区发展空间布局。综合考虑黔中经济区的总体发展,按照“以水定规模”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规划。三是进一步明确对主要大气污染物控制要求,积极推动建立省-市-区的区域大气和水污染物联防联控机制。四是建立健全重点规划之间的联动机制,提升规划环评的有效性和对项目环评的指导。五是加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对重点发展区域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定期开展跟踪监测,根据监测评估结果适时优化调整产业发展规划。
环保部充分肯定了《报告书》编制成果,表示评价工作较好地从规划目标与指标、人口规模、经济规模、用地规模、产业发展规划、空间结构与布局、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规划等方面提出了优化调整建议和环境保护对策,为《贵安新区总体规划》实施和区域发展综合决策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对于推进贵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及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环保部要求新区高度重视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面落实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
贵安新区管委会欧阳武副主任要求《报告书》编制单位认真吸纳论证专家意见,按照环保部的要求对《报告书》进行精细化完善。同时,要求贵安新区经发、环保、规划等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在贵安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全面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