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定:发展“紫蒜产业”精准帮扶贫困乡镇
贵定县针对自然条件差、发展滞后、贫困面大的新巴、德新北部两镇,结合新巴镇黔中“紫蒜之乡”的美誉,大力扶持两镇发展紫蒜产业精准扶贫。
示范基地,强带动。2015年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70万元,规划建设新巴、德新两镇核心示范基地2428亩。截至目前,新巴镇引进大户5户,流转土地460余亩,已规划1054亩连片种植(含80亩密植示范种植),辐射带动1000亩;德新镇项目实施区宣传发动已结束,正与项目农户签订扶贫协议,9月初完成蒜种招标采购。两镇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将于10月种植季节实施种植。
合作机构,壮产业。积极扶持大蒜合作社、协会茁壮成长,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即合作社(协会)为龙头,以基地为支撑,以农户互助合作为基础,在自愿原则下,合作社无偿为种植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跟踪服务和产销信息,对合格大蒜商品集中统一销售,确保种植户有稳定销售渠道。目前,新巴镇新成立合作社3个,重点发展紫蒜产业,入会会员286户。
科研合作,提品质。2015年6月经深圳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紫蒜送检品检测,检测报告显示新巴镇紫蒜“大蒜素”含量相对较高,营养含量比较合理,特别符合人体所需,未检出重金,新巴紫蒜品质优良得到权威认定。积极与贵州大学合作“种系扩繁选育提纯复壮”项目,投入扶贫资金30万建设大蒜选种提纯复壮基地15亩,力争3年内使新巴紫蒜种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好保存,进一步提升紫蒜品质。
创立品牌,强招商。新巴紫皮大蒜商标于2015年4月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正待发放受理通知书,同时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正按有关程序完善相关申报材料。积极招引台湾小又子食品有限公司发展紫蒜深加工,计划投资1.5亿元,项目占地200亩,正在开展项目选址,建成后将加工生产紫蒜精高级保健品。下步将依托县供销社农特产品销售公司等电子商务平台,注重后期市场培育,多渠道销售,增强紫蒜产业发展后劲。
新巴、德新两镇发展紫蒜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按平均亩产蒜台150-200公斤、亩产蒜头400-500公斤计算,全年可实现劳动力收入100余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