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不打“法律白条” 兑现“真金白银”

03.06.2019  22:22

  不打“法律白条” 兑现“真金白银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报告聚焦

  执行难,是各级法院一直面临的难题。判决书上的权益无法执行到位,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法律白条”。

  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三年时间已到,贵州是不是如期实现这一阶段性目标?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还有哪些方面需要继续发力?

  5月2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期间听取和审议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报告,并将其作为2019年监督工作的重点之一,推动“法律白条”兑现“真金白银”。

  在报告中,一组数字备受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关注。2016年至2018年,实际执行到位金额590.4亿元,同比增长110.36%。

  数据背后,是全省破解执行难的通力协作和执行工作的不断创新。

  2017年8月,省委成立了由省政法委牵头,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等47个部门参加的省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执行中的突出问题。经过各方努力,全省已基本形成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局面。

  “躲猫猫”“耍太极”拒不执行,是被执行人常用的手段,也是执行工作开展中的首要症结,破解执行的信息难题成为关键。

  省高级人民法院与金融、住建、国土、公安等部门建立“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开展互联互通、在线查询、信息共享,实现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及身份等信息的“一网打尽”。贵阳中院利用区块链、燕云DaaS等技术创新研发了联合惩戒云平台,通过自动对比,自动拦截失信被执行人的相关业务办理,部分被执行人被拦截后履行了全部和部分义务。

  截至2018年底,全省已正式上线或进入调试阶段的信息系统有:“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执行款一案一账号系统,贵阳市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云平台,贵州法院智慧执行管理指挥平台。其中,贵州法院智慧执行管理指挥平台的主要功能得到最高人民法院认可,已在全国法院推广使用。

  被执行人财物变现难,是执行工作的“瓶颈”。如何快速将实物变成“真金白银”,维护当事人的利益?

  省高级人民法院利用较早开展网络司法拍卖的优势,实行以网络拍卖为常态、传统拍卖为例外的财产处置变现模式。2018年底,全省法院共网拍30585次,成交金额68.77亿元,当事人无一例投诉。

  除了执行工作的成绩单,让常委会委员们关注的还有,为确保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全省法院向内也不断念好“紧箍咒”。2018年,对一个中级人民法院给予严厉通报,对一个中级人民法院提醒谈话,对三个基层法院约谈。

  执行攻坚虽取得明显成效、实现预定目标,但问题和困难依然存在。报告中坦承,执行难的多种表现及导致执行难的主要原因,尚未根本消除;执行信息化水平亟待提升,通过信息手段加强案件管理、查控财产等仍有短板。

  今年2月至3月,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专门就全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报告作为参阅资料专门提交了常委会第十次会议。

  充分的调研和详实的报告,让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不仅“把脉问诊”,更对解决执行难问题“开方施策”。委员们认为,省高级人民法院切实加强执行工作,实现了“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阶段目标,下一步要巩固和深化现有成果,构筑高效顺畅的工作机制,加强执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行工作能力水平。(记者 王鲁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