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两赛一会开幕 国内外民族工艺品汇聚贵阳

30.11.2014  12:19

    

惠水县雅水的枫香染吸引了不少外国人的目光 黄震 摄 来自埃及的商人正在推销木制手工艺品 黄震 摄 埃塞俄比亚的商人请贵州手工艺人品尝当地的咖啡 黄震 摄

第九届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昨日在多彩贵州城开幕。本届“两赛一会”,汇聚了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工艺品企业和工艺品大师,以及贵州省内外400家企业,200多名能工巧匠。今明两日,上万件国际国内民族手工艺品将在现场展销,贵阳市民可以前往领略这一国际国内民族民间手工艺术的盛宴。

    奇特手工艺品

    来自丝绸之路

    今年的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以“丝绸之光、升级创新、合作交流、携手共赢”为主题,增加了不少境外展商的展位。30多个国家、特别是“丝绸之路”经过国家的民族工艺品纷纷现身,其中包括印度丝绸、印度地毯、埃及树皮画、非洲手鼓、阿富汗玉石、巴基斯坦海柳手链、埃塞俄比亚羊皮画等等。在现场,身穿少数民族服装的贵州本地手艺人纷纷走进国际展区,了解境外手工艺品制作的工艺;境外展商也被贵州展区的工艺品吸引,对银器和蜡染等赞赏不已。

    博览会今年开设了国际馆、精品馆、九地市产业成果,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省内展区按照9个市州,划分为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毕节、黔南、黔西南、铜仁等地区馆,各个展馆均有特色,不仅可看到现场手工艺展示,还能买到最新款式的手工艺品。

    青年巧匠

    比例上升

    昨日在“两赛一会”现场,专家团正逐个查看参赛选手的作品并打分。作为评委之一的游为民老师说,他发现今年参加比赛的手工艺人增加了不少年轻人的面孔,“他们的手工技能比父辈略逊,但却为传统手工艺品带来了创新,并且越来越结合市场需求。”据介绍,今年他看到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比如在木雕上加入银饰,将蜡染制成了扇子等。

    现场,25岁的杨昌芹带来了今年创意的新作品——竹编瓷器。杨昌芹说,以前她都是跟着妈妈做单一的竹编画,今年她有了新的想法:把竹编与瓷器组合起来做成茶具,这样的竹编茶具不仅美观而且还能隔热。

    据悉,今年的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和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总决赛的优胜者,将分别从500件参赛作品和200位能工巧匠中角逐出来。今年的“两赛一会”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旅游局主办,省委宣传部、省妇联、各市(州)人民政府协办,贵州省中小企业局(省民营经济发展局)承办。

    记者 陈问菩

    相关新闻

    西班牙商家

    落户节庆街

    本报讯 昨日,2014“多彩贵州”旅游商品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多彩贵州城举行,来自浙江、广州、福建等七省市的工艺加工企业与我省企业签订50余项合作协议,达成意向投资总额100多亿元。

    其中,签约内容涉及市场开拓、技术服务、人员培训、投资、平台建设等,涉及的产品有银饰银器、刺绣、蜡染、雕刻、陶瓷、民族服装等。

    昨日,西班牙千年集团总裁弗兰克先生则代表现场40多家境外企业与多彩贵州城签约,成为多彩贵州城的“境外特约供应商”落户“节庆街”。

    据了解,“节庆街”是一条以节庆主题打造的商业休闲购物街区,其业态与此次赛会互相呼应,主要有旅游商品旗舰(民族手工艺品)、非物质遗产文化体验、奇石根雕展销、特色餐饮(民族特色餐饮和主题餐饮)、民族文化体验(节庆文化)、民族歌舞展示(大型民族文艺汇演)、特色住宿(主题客栈)、珠宝黄金展销、休闲娱乐(咖啡吧和酒吧)等。

    据悉,“两赛一会”结束后,购买或者入住“多彩贵州城”商业物业的企业,可以通过多彩贵州城直接联系这些境外工艺品展商,在多彩贵州城里面长期合作经营丰富多彩的国外工艺品。 (本报记者 陈问菩)

    延伸阅读

    连续在贵州开展了九年的“两赛一会”,即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共有累计3.2万件作品和1.6万名能工巧匠参赛,评出贵州名创723件(套)、贵州名匠401名,现场展销大会成交金额超过1000万元。2013年,全省旅游商品综合产值达460亿元,带动200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