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主导修订首个国际标准

16.06.2014  11:32

贵州主导修订首个国际标准

 ——《通用钢丝绳技术条件》国际标准立项纪实

    2014年5月23日,对贵州质监人和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的干部职工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贵州省主导修订的《通用钢丝绳技术条件》国际标准通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TC105技术委员会投票通过,并获准立项。

    这一国际标准是中国钢绳制造行业的标志性事件,表明中国在通用钢丝绳制造技术上,真正掌握了国际“话语权”。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主导国家标准的制(修)订,证明贵州省企业已经站在了业界的技术巅峰,占领了产业发展制高点”,省质监局局长张伟力坦言。

    为了修订《通用钢丝绳技术条件》国际标准,贵州质监和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一个股份制企业,为何要主导起草修订一项国际标准?

    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质监部门,为何要费尽心血投入国际标准制订?

    这项标准的成功立项,将会怎样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一个产业的呼唤 一次漫长的等待

    钢丝绳是矿山、能源等行业不可缺少的材料,目前国内外还未找到钢丝绳的替代品。由于近年我国重工业的发展,对钢丝绳的需求量增加,同时城市建设,电梯的需求增加,也促进了钢丝绳产业的发展。因此,我国的钢丝绳发展迅速。但由于行业的集中度低,企业间的规模也各不相同,钢丝绳产业发展与国外行业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在一些海洋石油钻采、大型露天煤矿使用的钢丝绳还需要进口,因此企业在抓规模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技术的发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

    没有标准的生产,就如同一场没有裁判的竞技,产品优劣的判定,多了主观感情色彩,也平添了许多困扰,无形中增加企业的售后服务成本。

    国际标准的缺失影响了钢丝绳产业的发展。

    空白谁来填补?产业发展瓶颈怎样破除?

    时间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贵州钢绳积极承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尤其在股份公司成立后,公司决策层们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积极引导行业技术进步,参加了国家标准技术委员会组织。企业向国际化、科学化、标准化方向的大力发展,“二流企业做产品、一流企业做专利、超一流企业做标准”的先进理念在公司深入人心。

    2001年至2013年,该公司先后主持(参加)制(修)订了GB/T 20067-2006《粗直径钢丝绳》、GB8918-2006《重要用途钢丝绳》、GB/T20118-2006《一般用途钢丝绳》、GJB 7970-2012《飞船用不锈钢丝绳》、YB/T 5359《压实股钢丝绳》等24项国家(行业)标准,标准主要的技术指标等同或高于国际、国外先进国家标准,使国内钢丝、钢丝绳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促进了我国钢丝绳产品质量的提高,尤其是GB/T20067-2006《粗直径钢丝绳》标准中的点线接触高性能新型钢丝绳结构填补了国内钢丝绳产品的空白。

    这些钢丝绳产品标准真正成为了企业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桥梁和催化剂,提高了公司竞争力,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为我国金属制品行业和标准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贵州钢绳的产品逐渐在国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企业上市后,走向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