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习水:世外小山村的“生态减贫梦”
最近,住在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村民向仲才忙的有些不亦乐乎。因为一支科考队的到来,往日与世隔绝的小山村多了几分热闹,他的农家乐也火爆起来。
说起生意,向仲才笑呵呵地说,其实连个招牌都没打,都是熟人介绍,用的自家原生态食材。最多的一次,一口气接待了三百人的一个旅游团。“没想到,小打小闹,去年一算,还挣了十多万。”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条路。在他家对面,是村委会所在地中桶坝,门口立着一块地标。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有声的自我介绍便开始朗读了。“我是土城镇统一村,人类在好奇心驱使下,在众多台地中发现了我。我的四周是高山,而高山之外又是绝壁。如果你航拍看我,像不像一只竖起的巨桶?”
其实在地处川黔交界、保护区腹地的统一村,像中桶坝这样的地方已经算条件好了。早些时候,记者从20多公里外的镇上乘车上山,走在几乎挂在悬崖边的通村公路上,抬头望,山间里云雾缭绕、瀑布飞流直下;低头看,山路弯弯,宛如一条盘旋的红褐色巨龙。
当地人也为这些险峻的地形起了惟妙惟肖的名字:落魂台、鲤鱼背、手爬岩,个个听着都有些让人害怕。村民陈星权说,前年通车的公路投资了两千多万,花了七年时间才修好。在那之前,由于路途遥远,而且行走不便,村民都是背着竹篓去赶集,往返需要一天的时间。去年几户人家沿着主路集资修了一条毛路,但由于几乎没有车进出,又重新变回了羊肠小路。
70多岁的鄢光华和老伴,如今依然住在离村委会三公里外的旧木房里,照看两个在村小上学的孙女。“野猪总是拱我家的苞谷红苕;做饭要烧柴,想砍那点砍那点,一坡坡剃光头......”老人这样描述以前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
保护区管理局的工程师穆兵认为,统一村虽地处高寒、边远的贫困山区,但独特的地理条件提供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发展特色养殖、观光旅游是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资金和技术支持当地农户脱贫增收,希望帮助村民与自然和谐共处,寻求一种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
“别人都是指个思路,自己不干不行。”村计生干部范本坤介绍,村里利用保护区的生态优势,正在大力推动养蜂。目前全村共有600多桶,规模在30桶以上的也有10多家,今年的目标是扩大到1000桶,人均增收在1000元以上。
不过,脱贫路上仍有瓶颈。范本坤说:“全村3个村民组,2个还没通公路;通了公路的组,村民纷纷开始修楼房,为运输建房物资,大车碾压,再加上下雨冲刷,路面一度损毁严重。”村民陶勇养了十几箱蜜蜂,他坦言产业增收有限,还是要出去打工。
村支书向仲楷表示,“全村140多户600多人,长期分散居住在大山里,就像躺在保护区怀中的婴儿。尽管困难很多,但也要保护好生态,想尽办法用好绿水青山,留住美丽乡愁,到头来一定是金山银山。”(向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