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传统民族工艺走出“深闺”
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展出的戒指。新华社记者罗羽摄
新华社贵阳7月24日电(记者罗羽)“我们的苗族服装,根据人们的喜好不同,既有传统的也有创新的。”穿着崭新华丽的苗族服饰,站在一群参观者面前,刘英面带微笑,自信地给大家介绍自家展厅里陈列着的一件件苗族服饰。
今年40岁的刘英是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人。作为一家刺绣公司的老板,她此次专程从北京飞回黔东南州凯里市参加2018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暨第七届凯里银饰刺绣博览会,推广苗绣文化。
黔东南州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全州有包括苗绣在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3项72个保护点,占全国名录总数的3.9%。此次博览会共吸引国内外200余家参展商参展,展品涉及银饰、刺绣、玉石、木雕、首饰等十余大类、百多小类,数量达万余件。
刘英(右二)正在向嘉宾介绍苗绣制作。(受访者供图)
刘英出生苗家,打小就学习苗绣,是凯里市级苗绣传承人。她20多岁时到北京做苗绣生意,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2013年回凯里注册了一家公司,从事苗族服饰以及苗绣家居用品等的生产制作,年纯收入700万元-800万元。
“人们都说苗族服饰很美,但是只有大家把这些美的东西穿在身上才更美。”刘英说,苗族文化只有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才能真正实现活态传承,通过博览会等平台加大推广力度,是进一步宣传苗族文化的好方式。
“过去苗绣卖不了多少钱,人们只能选择出去打工,真正留下来做苗绣的人越来越少。”刘英表示。
苗绣艺人张艳梅(左一)在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刘英一边收藏传统苗族服饰,力所能及地“抢救”老遗产,一边大力推广苗族文化,结合家居用品、生活用品等创新苗绣产品,扩大市场,以此带动更多年轻人返乡就业,振兴乡村,目前已带动全州1000多位绣娘就业。
刘英的故事并非孤例。黔东南以女性为主的微小企业已近700家,绣娘12.47万名。台江县苗疆腹地的张艳梅,几年前与她的团队一起创办了贵州省台江县仰黎苗族织绣工艺坊,力争在创意的产品中融入地域上的民族文化,让文化符号成为一种记忆的延伸。他们在经营盈利的同时,还不遗余力地为传播苗族文化四方奔走。
“过去几年,我们的团队不断到深圳、北京、广东等地推广展示苗族服饰、刺绣产品。”张艳梅说,他们想通过更多更大的展示平台,把黔东南的民族文化从大山里传播出去,以得到外界更多人的了解和喜欢。
来自尼泊尔的参展商达卡在博览会上推荐自家玉石产品的同时,也走访参观了多家当地的民族文化展销企业,他说虽然自己在中国走南闯北去了很多地方,但却是第一次到凯里,并对这里的民族文化印象深刻。
苗绣艺人张艳梅的苗绣展品。(受访者供图)
“这边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很有特色,应该加大对外传播和交流,让更多的国外人士知晓。”达卡说,他打算展销结束后买一些当地的民族工艺品带回去,并向家乡人介绍这边的民族文化。
政府也在加大扶持力度。黔东南州商务局局长陈佑琴介绍,近年来,黔东南高度重视发展民族文化,通过政策扶持、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等举措,以银饰、刺绣为代表的传统民族工艺品产业迅速发展。
据统计,目前全州民族民间工艺品加工企业近3000户,民族工艺品产业产值约25亿元,重点民族工艺品加工企业带动就业人数达2万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超过3000人。
[责任编辑: 吴雨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