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加快“六个转变” 推动乡村振兴

20.09.2020  19:10

贵州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加快“六个转变” 推动乡村振兴

  舍弃传统低效作物耕种,按照“大蒜——西瓜——辣椒”轮作方式,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村民李勇家,3年前就实现了每亩地每年4000多元的收益。目前,已实现亩产值近6000元。

  “遍地石旮旯,不外出打工,难道靠土缝里种玉米致富?”2002年,李勇给新上任的村支书冷朝刚提出疑问。

  如今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带领村民致富后的冷朝刚,笑答:“现在信了吧?只要转变思路,找准产业,贫瘠的山坡也能种出好东西,卖出好价钱。

  目前,全村种植冬桃、李子、蜜柚等500多亩,与大城市超市签订单发展蔬菜产业,搞刺梨产业、林下养殖,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00万元,累计资产达到4200万元。

  曾经,在贵州发展农业,许多农民信心不足,世代在石头缝里“刨生活”,腰包干瘪依旧,更有甚者步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发展怪圈。

  为找到农业发展出路,2018年初,贵州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紧扣“八要素”,聚焦“种什么好”与“种好什么”,推动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势品种优先突破。

  去年,省委明确提出了“六个转变”的要求:推动农业从自给自足向参与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从主要种植低效玉米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转变、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从“提篮小卖”向现代商贸物流转变、从村民“户自为战”向形成紧密相连的产业发展共同体转变、从单一种植养殖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

  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今,六盘水刺梨种植面积达110.9万亩,成为全省刺梨种植面积最大的市州。

  黔西南州对100余个坝区的种植模式、组织方式、主导产业进行细化,结合茶叶、薏仁米、精品水果等十个重点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

  遵义市200多万亩辣椒培育出职业椒农5.06万户,助推遵义市70万农户增收致富。

  现代农业提质升级,“六个转变”搅动着农村经济发展一池春水:去年我省茶叶、蓝莓、李子种植面积全国第一;辣椒产、加、销规模全国第一;食用菌产业裂变式发展,产量达113.8万吨,迈入全国第一梯队;百香果种植规模挤进全国前三;太子参产量占全国需求量40%,初具全国定价权……

  调优结构、上了规模,贵州农产品以绿色、优质的好口碑闯出大市场。

  在仁怀市五马镇,当地通过引进广州东升农业集团,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种植,让更多的贵州蔬菜跨进广州、深圳等地的销售市场;铜仁食材成为苏州人欢迎的“苏味”;册亨种植的“广东菜心”源源不断销往粤港澳……

  不仅如此,依托大数据、现代物流园还有各类博览会“卖菜”、组建贵州蔬菜集团平台化对接、冷链物流车南来北往……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端头”,供应链在创新,价值链在提升。

  贵州农业从前端到终端各个环节都在发生巨大改变,农村经济结构在变、种植方向在变、生产方式在变、商贸模式在变、产业链在延伸,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观念在变。农民在这场革命中通过“利益联结”和辛勤劳动,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贵州正奔向乡村振兴新未来。(记者 邓钺洁)

 

[责任编辑: 刘昌馀 谢素香]
从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看农民的丰收账
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贵州12个农新华
贵州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成果丰
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闪耀”黔中 ——贵州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