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以市场为导向 以技术为支撑 以“龙”头为引领
贵州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农业产业兴旺,则乡村振兴基石牢固。
今年上半年,贵州“三农”工作成效显著,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54.96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94元,同比分别增长7%、14.1%,保持高位增长态势。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站在历史交汇点,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作为统领,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书写新时代农业跨越发展的精彩答卷。
“接二连三” 农业产业风生水起
夏日午后,凯里市碧波镇的稻田里,青蛙正悠闲地匍匐在稻根下。“我们基地采取‘稻+蛙’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预计每亩产值超万元。”7月22日,贵州弘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因地制宜实施“稻+”等多种模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只增不减。
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贵州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深入推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林下经济为新的突破口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目前,茶叶、辣椒、刺梨等产业种植面积全国第一;李子、蓝莓等重点单品种植面积位居全国首位;百香果、猕猴桃、火龙果种植面积进入全国前三;食用菌生产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产业“接二连三”。为了下大力气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全省上下分层级布局农产品加工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精深加工、强链补链上,贵州不断提高重要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的硬核竞争力。
贵州全面启动农产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培育工作,计划通过3年左右时间,将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的单品品牌打造为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优势品牌,企业发展成为生态特色食品领域的龙头企业,以单品培育带动重组打造贵州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联合舰队”。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贵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
科技下乡 农业生产提质升级
贵州山多地少,实现农业现代化就需要在加快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上多下功夫。
在贵州瓮安鑫产园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叶基地里,茶园害虫网络测控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太阳能杀虫灯等设备,进一步有效生态防控害虫,大大节省了人力和农药成本。
农以种为先,贵州积极实施现代种业提升行动。贵阳市提出大力开展蔬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作,2021年实现集中蔬菜育苗15亿株,到2023年达到50亿株。
农业的物质装备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贵州持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望谟县大力实施土地整治、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等工程,加快完善农产品产地分拣包装、保鲜烘干、预冷储藏等设施配套,全面提升土地质量和产出水平。力争到2025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万亩以上。
把科技成果送到千万百姓家,贵州积极解决农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省农科院水稻产业专家服务团近期已4次深入余庆县广大乡村,通过坝坝会、录制短视频、发放技术资料、田间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进行技术培训,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户100余人次。
舞好“龙”头 农业经营活力四射
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带动农业产业加快发展。
贵州宏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建强生产载体、推动市场营销、强化国际合作,推动刺梨产品打开新市场。该公司培育注册“刺力王”品牌,产品进入全国14个省份和60余家电商平台销售。2021年,公司旗下的贵州宏财聚农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入选贵州省首批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
在贵州,各类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引领力量,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了新动能。
桐梓县隆风缘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合作社的葛根加工厂2019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前没有加工厂,只能卖鲜葛根,现在加工厂投入使用后,每天可加工50吨的鲜葛根,加工的葛根粉、葛根丁通过线上线下主要销往广州等地,葛根亩产值从原来2000元提高到了6000元,2020年合作社共分红67万余元。”合作社理事长杜青说。
清镇市卫城镇栽江村韩本林的“菌子地”荣获了2020年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称号。“好产品才是打开市场的最佳钥匙。”韩本林最看重质量,也靠质量积累了不少客户。去年,基地产值达100万元。
今天的贵州农业,从盲目生产转向市场导向;从靠天吃饭转向技术支撑;从提篮小卖转向精准衔接。今天的贵州农业,正趁势而上、乘胜前进,以高质量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记者 金忠秀)
[责任编辑: 刘菲 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