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基础金融服务覆盖全部行政村
新华网贵州频道1月26日电(记者黄勇)贵州银监局大力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目前ATM机、POS机等各类电子机具实现全省15884个行政村全覆盖,覆盖率全国领先。
记者从贵州银监局了解到,贵州虽然在2010年就消灭了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农村村级地区仍普遍缺乏基础金融服务,主要体现在村民存、取、汇款难。部分边远地区村民为了存取款、领取政府补贴等,往往需要走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山路,花费大量的路费和时间。要是遇到家人生病、孩子交学费等情况时更难以应急。
贵州银监局将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作为2014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在村级地区增设便民服务网点、电子自助机具和POS机等方式,为村级地区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普惠金融服务。截至2014年12月10日,全省农村地区安装ATM机5609台,POS机49190台,各类电子机具覆盖行政村15884个,覆盖行政村率实现100%,提前并超额完成2014年底自助机具覆盖行政村率80%的目标,覆盖率居全国第一。
贵州推行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作,有效地推动了金融服务网点向乡镇和行政村的延伸。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网点增设到工业园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美丽乡村示范点,并在金融需求旺盛的行政村设立简易便民服务点,提高了村级单位的金融便利性。金融机构借力“村村通”工作,开发出“烟农乐”“惠农通”等诸多适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农村金融服务的方式也从普通的存、取、汇款扩大到其它方面,如农业银行在“惠农通”工程中就加入了代缴代扣电费业务。
“村村通”也降低了农户存取款的成本和风险。贵州银监局初步测算,以往农户到就近的乡镇网点排队办理1笔业务,往返的交通、用餐等费用在20元左右,耗时在4个小时左右。便民服务点和自助机具铺设到村后,至少可为农户节约20元/笔的费用。目前,据初步统计,仅农合机构的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就为村民节约了存取款成本6900余万元,节省务工时间1380万小时。全省自助机具累计交易345.61万笔,交易金额44.86亿元。
贵州在实施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作中还注重加强风险管控,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规章制度设立、操作流程规范、内部设施夯实、外部环境营造、专业人员配备和巡查巡检等方面加强了管理,确保基础金融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