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好人群众汇聚“平凡”大爱 传递道德正能量

09.12.2014  17:16

  兴义“大拇指行动”发起者熊友刚

  锦屏团干部为老人点亮生日蜡烛

  岑巩村医舒国龙为病人输液

  锦屏“走青访愿”座谈会受欢迎

  佳慧收到爱心姐姐赠送的按摩器

  舒国龙夫妇正在为病人看病

  患病坚持做好事的花金川师傅

  好心的哥何诗礼(左)

  杨文凭  杨维波  徐学练

   掬一捧心灵鸡汤 做一个贵州好人(三)

  同所有的中国好人一样,贵州的好人们来源于群众,来自于基层,他们的事迹虽谈不上“伟大”,有些甚至还很平凡、琐屑,但他们的故事鲜活生动,真实亲近。正是这种真实鲜活、质朴真诚,让我们感知到了人间的大义,感悟到了社会的温暖;也正是这种“平凡”的汇聚,铸就了不寻常的道德力量,成为激励人们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

  当今社会,巨大的利益分化与侵蚀,使得一些人出现了“信念动摇”和“价值失落”,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时代的脊梁,需要引领社会昂扬向上的榜样力量。好人们的人格魅力,正是社会转型期最为稀缺和珍贵的精神资源。

  本文中,兴义的哥的“大拇指行动”,不仅得到同行的哥的姐们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同时博得了社会上的广泛赞誉和效仿;锦屏团县委发起的“走亲访愿”活动,激发全县各行各业人士奉献爱心、争当帮助贫困青少年实现微心愿的圆梦使者;而岑巩的舒国龙一家,更是把做好事善事的良好家风延续到了第四代身上。是他们,用自己的善举,把爱的鲜花撒向贵州的城市、乡村和家庭,引领着贵州儿女,托举爱的方舟,向着美好,一路踏歌而行!

   兴义的哥:

  翘起你的大拇指 

  在兴义,有这么一群出租司机,他们成天穿梭于大街小巷,付出再多从不抱怨,好事做了桩桩件件从不留名。

  “老人家,你都快80岁了,这趟就不收你钱了!

  “同志,看你着装是环卫工人吧,那就免费了!”……

  这是兴义市不少老人和环卫工人打的常遇到的事。这还得从兴义的哥熊友刚发起“大拇指行动”说起。

  55岁的熊友刚,在兴义500多名出租车司机中是出了名的热心的哥,开出租车18年为客人做了不少好事。今年5月他发起“大拇指行动”,意在多做好事让人称赞。他的车上贴着“环卫工人和78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的宣传语,车窗边贴着的,是醒目的“大拇指”标志。82岁的周贞琴母子坐车后,儿子执意要付钱,被熊师傅好言推辞;四川籍80岁老人熊友忠一家3口坐了车,熊师傅照样免费……

  熊师傅的“大拇指行动”得到同行们的积极响应,他所在的兴义宏伟汽车运输公司的“红旗车队”中,37辆车全部加入此爱心活动。加上其他公司,目前共有60余辆出租车加入。第一个加入的周晓芸,八天免收了5位老人的打的费,还自费印刷了300多张宣传单义务发放。

  不仅老人和环卫工人,残疾人或紧急情况他们也免费。熊师傅说“既然是做好事就没那么多计较”。有一次,两个人拦下熊师傅的车,其中一人说:“师傅,他的手受伤了,你看哪个医院近就拉到那里。”熊师傅闪着大灯,火速把车开到就近的市医院门口。对方拿出50元钱递给他,他摆摆手:“算了不收钱,你们赶紧去找医生吧!”说完驱车离开。

  熊师傅的女儿熊铃姗说:“这样的好事我爸经常做。有一天很晚了,一对夫妻焦急地对我爸说:师傅,麻烦您送我们去一趟威舍吧,孩子在家高烧不退!说着递过70块钱。去威舍有80多公里,一般打的收110元,我爸犹豫了一下还是去了。到了那里夫妻俩找40块补上,我爸死活不要,说留给孩子看病,方便的话给下碗面吧,我吃了得赶回去,明天要送女儿高考。这么多年来,爸爸做这样的事不知有多少。

  做好事的熊师傅这些年先后荣获州里的优秀出租车驾驶员、文明服务之星、全省十佳文明驾驶员等荣誉称号。他发起的“大拇指行动”受到市民广泛赞誉。有的乘客下车后付两份车费,说另一份是为下一位老人或环卫工人支付的,他们也要献爱心。当然,师傅们没有接受。

  23岁的严尚凯是出租车司机中的“90后”。去年夏天,到兴义考察投资环境的香港英加度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福建省浙江商会副会长薛思静偶然乘坐他的出租车,他又是义务作导游,又是耐心等候客人。薛下车后给他300元,他却按打表数据只收100元。当晚,薛主动找到州委书记张政接洽投资事宜并大赞兴义出租车司机。鉴于严尚凯的优秀表现,州里奖励他3万元并号召全州干部向他学习。2013年8月,严尚凯荣登“中国好人榜”。

  严尚凯的事迹激发了兴义出租车司机的服务热情。34岁的何诗礼,妻子没工作,全家靠他一人开出租车维持生活,可他却一直义务接送素不相识的尿毒症病人张忠祥。

  去年7月6日,何诗礼在偶然接到患了10余年尿毒症并因车祸右脚高位截肢的张忠祥。了解到张忠祥全家为给他治病前后花去80多万元,房子变卖一空,儿女媳妇外出打工,他本人也由其妻邱寿惠带到一家火锅店边打工边继续治疗,晚上住储藏间的情况后,何师傅提出每周3次定期义务接送张忠祥到医院透析,这一承诺就是一年多,直到邱寿惠送锦旗到公司,大家才知晓。邱寿惠带着哭腔说:“何师傅经常掏钱资助我们,有时还免费带我爱人到景区或街上散心,真是个大好人啦!

  像何师傅这样的好司机兴义有很多,如“拾金不昧的哥”赵大雁、诚信服务的毛志刚、身患尿毒症还坚持开出租车并向老人免费的花金川等等。出租车司机张兴明一次接送4位喝了酒的外地乘客,第二天中午他检查车子时发现一个大皮箱,打开一看吓了一跳,白花花的百元人民币堆了20多捆。张师傅赶紧把钱送到宏伟公司,公司立即向派出所报案,几经周折终于把25万巨款送到失主贵阳电信公司业务经理周某手中。激动万分的周某敲锣打鼓送锦旗到宏伟公司时见到张师傅,跳上去抱着张师傅就放声大哭,还硬要感谢张师傅一万元。回到贵阳后,周某每年都要联系张师傅几次,他们从此成了好朋友。

  一个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的一次次真诚服务,铸就了宏伟公司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公司获得许多殊荣,先后被评为各级“星级驾驶员”的就有48人、“优秀文明服务之星”49名,省级文明驾驶员4人,市级“五一劳模”2名;连续三年被评为兴义市“优秀出租汽车企业”的宏伟公司,今年又荣获“全国出租汽车行业创建劳动和谐关系先进集体”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锦屏团县委:

  点亮你的微心愿

  电影《私人定制》中活跃着一支帮助他人定制梦想的圆梦工作队,黔东南州共青团锦屏县委今年在全省率先开展的“走青年、访心愿、办实事”主题活动,将电影里的虚构情节变成现实,让爱在这座小城飞扬。

  今年4月开展起来的“走青访愿”活动,是锦屏团县委搭建的一个微公益平台。人人都可以发布自己的小小愿望,人人都可以帮助别人完成梦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温暖,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

  在征集卡上,青少年们写下了各种各样的微心愿。这些愿望看起来很小,帮他们实现起来也并不困难,但从中传递的却是社会大爱。锦屏团县委“走青访愿”领导小组先后走进县里的供电局、医院、武警部队和各乡镇中小学,与青年团员、少先队员代表座谈交流,了解他们的微心愿,尔后发动全县各团支部干部协调资源落实解决。活动开展起来后,全县社会各界人士踊跃认领微心愿,争做“圆梦使者”,让青少年们的很多小小梦想变成了现实。

  刘开枨是锦屏县三江中学高二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两岁就送到外婆家,与外婆生活了15个春秋。勤劳慈祥的外婆不但长期照顾刘开枨,还要照料刘开枨的表弟、表妹等8个孩子,由于生活拮据,这位善良的古稀老人从来没有过过一次生日。

  进城读书后,看到城里人每年都要隆重庆生,刘开枨一直想给外婆过一次生日,苦于没有经济来源。这次,他带着试一试的想法,把自己的微心愿写在征集卡上。没想到,他孝亲敬老的微心愿很快被认领,圆梦之旅悄然开启。

  刘开枨问外婆的生日,外婆不知道,后来他从外婆的身份证上获知。外婆生日那天上午,团县委与三江中学团委进行了精心准备,有的制作“寿”字图画和对联,有的上街购买生日蛋糕和宴会所需食品,有的为老人准备生日礼物。下午,团委干部一行10余人来到离县城30多公里远的彦洞乡黄门村西秋组刘开枨外婆家。一进门,大家顾不得休息,立即在堂屋张贴“寿”字。有的劈柴生火,有的煮饭炒菜。晚6时许,生日宴准备就绪,大家把老人扶到餐桌边,纷纷举杯为老人祝寿。刘开枨打开生日蛋糕,用侗家话向外婆说出了深藏内心已久的感激与祝福:“外婆,我从小就跟着您,是您辛苦照料我长大。借此机会敬外婆一杯酒,感谢外婆长期以来对我的悉心照料,祝外婆健康长寿。”说着点燃生日蜡烛,大家齐唱生日歌,向老人祝福生日快乐。

  老人刚吃了人生中的首次生日蛋糕,刘开枨接过团县委购买的新衣服给外婆穿上。老人满脸喜悦,迫不及待拿起电话把喜事告诉远方的儿女。

  随着“走青访愿”活动的深入开展,团县委征集到的微心愿越来越多,实现小小梦想的青少年也越来越多,锦屏县城关二小六(3)班女生王佳慧就是一个。

  原本,佳慧的家庭条件不错,居住在县城,住的是一套四室两厅的大房间,父母把房子改装成小旅馆,支撑起了全家的希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两年前,王佳慧的爸爸生了一场大病,花光了积蓄还是没能把爸爸救活。家中的顶梁柱倒了,妈妈抹干眼泪用勤劳的双手为佳慧撑起一片天。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妈妈每天要去车站接待旅客,常常忙到凌晨。过度的劳累使王妈妈患上了颈椎病和胆结石。每当妈妈不舒服时,佳慧就会想:“要是有一个按摩器能减轻妈妈的痛苦,那该多好!

  团县委进入城关二小征集微心愿,王佳慧把这个心愿写在征集卡上。县旅游局的工作人员付佳得知,买了一个按摩器,圆了王佳慧的一份孝心。笔者采访王佳慧时,她让笔者转告:“谢谢付佳姐姐,你不仅圆了我的微心愿,还让我充满了前行的力量!

  “微心愿”事虽小,却能实实在在为青少年做点事。锦屏社会各界纷纷带头认领“微心愿”,曾在铜鼓镇财政所工作过的廖钧一口气认领了张成秀、吴海榕、黄元琴等几位青少年的微心愿,分别给他们买来新书包、学习机和《现代汉语词典》;县司法局科员游丽买来一批学习用品,让县团委转交给几位敦寨小学生。

  温暖感人的圆梦故事不胜枚举,认领微心愿的人除了本县各单位的工作人员、村民,还有在外的打工者。全县上下迅速掀起的圆梦热潮,再次唤起企业献爱心。锦屏县开源建筑公司成立以来,向社会捐助了50多万元爱心款,率先踏上“圆梦之旅”。公司负责人表示:“以后,我们将加大对贫困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帮扶力度,让这个社会更温暖!” 

  相比集中性的志愿服务,“走青访愿”活动更像涓涓细流,润物无声。锦屏团县委书记舒刚表示:“微心愿不只是心愿微小,更是要求各级团干部们细致入微地去了解社会体察民意,去征集那一个个微小的心愿,让人心感到温暖。” 

   岑巩人家:

  做好事传了四代人

  “你问舒医生?他可是我们这里出了名的好人、能人,他给我们看病、带领我们修路、化解矛盾纠纷、维修山塘沟渠,他是我们老寨村的恩人啊!”采访舒国龙,老寨村二组村民许志海这样对笔者说。

  舒国龙是岑巩县水尾镇老寨村一个侗族汉子。初次见到笔者时,他显得有些木讷、羞涩。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卫生员,被当地老百姓称作好人、能人、恩人,原因何在?

  采访舒国龙,他告诉笔者,在他12岁那年冬天,一家人入睡后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原来,沙当组一村民一岁半的儿子生病快要不行了,大半夜跑来请陈医生。

  陈医生叫陈发娣,是舒国龙的奶奶,在加敖区妇产院工作。听到叫声,陈医生匆匆批上外套,拿起拐杖,点着火把,叫上孙子舒国龙和她一起去救人。

  到了那家,男女老少哭得不成样子,孩子已停放在院子里的簸箕上。按照当地习俗,未成年孩子夭折后不能停放在屋里,要放在院子里的簸箕上以祈平安。陈医生见状,丢下拐杖,冲上去抱起小孩就嘴对嘴吹起来。年少的朱国龙当时不知那是人工呼吸。大约吹了两分钟,孩子的小手指动了动。奶奶继续吹,接着把小孩抱进屋,把脉、喂药……终于,小孩哭了,投到妈妈怀里吃起奶来。奶奶做人工呼吸时把卡住孩子喉咙的痰吸进自己嘴里。见孩子得救,她才要来一杯水把那口痰漱出来。

  从那以后,陈医生被当地人称“活菩萨”,舒国龙心里也萌生了一个念头:长大了也要当医生,不仅可以救人,还可以像奶奶一样受人尊敬。1990年他从黔东南州卫校毕业后毅然选择回村当卫生员,这一干就是21年。

  有奶奶作榜样,舒国龙认认真真为每一个病人看病。村卫生室成立后病人增多,他一人忙不过来,于是动员同样学医的妻子邓旭林加入。起初,妻子认为家中老母生病,两个孩子上学经济负担重,村卫生室工资低,不如外出打工。舒国龙反复劝妻子:“我们行医图的不是钱,病人健康快乐我们才开心。再说救死扶伤是医者的本职工作,怎么能见死不救呢?”经他一再开导,妻子走进村卫生室干起了妇保员的工作。

  舒国龙的父亲舒万成早年也是一名村医,后调到县林业局工作。退休后父亲回到老家,见村里还没有通马路,老人一边向政府求援,一边动员群众修路。在他的努力下,水尾镇军屯至羊桥乡磨寨云全长5公里的马路动工了。遗憾的是,开工不久老人就因心脏病突发倒在了工地上。

  为了完成父亲遗愿,舒国龙檫干眼泪毅然挑起这副重担。他把各村民组组长和德高望重的人召集在一起说:“要致富先修路,我们这里还没有通车,买卖点东西不方便不说,将来娃娃们长大了老婆都讨不到。”得到大家支持后,他又四处奔波筹钱,直到把路修好,结束了当地20多个村寨不通车的历史。

  通车后,舒国龙更加得到村民信任,先后被选为村两委委员、村纪检组长、镇党代表。他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行医同时还带领群众维修山塘、治理河道、修建便民桥。眼下他又组织群众修建村文化大院。越干越来劲的舒国龙还揽起了化解矛盾纠纷的棘手事。前年腊月,眼看要过年了,岩朝组的舒国友、石贵平夫妻却闹着要离婚。得知情况后舒国龙赶到他家,一进门就被小两口拉着喊评理。一个说妻子强势没有自由;一个说丈夫懒惰花天酒地,说着说着又打起来。

  舒国龙拉开两人笑着说:“人家都说打是亲骂是爱,你们又打又骂的,感情好得很嘛,离什么婚?”幽默的话语逗得两口子笑起来。见两人心情平静后,舒国龙才严肃地说:“都说家和万事兴,你们结婚这么多年,小孩也上学了,不愁吃不愁穿还有哪样吵的?丈夫要有个男人的样子担起家庭责任,妻子也要让丈夫看到你贤惠的一面,有事两夫妻商量才能踏踏实实过日子……”听了舒国龙的话,两夫妇羞得一个赶紧烧火,一个洗菜做饭,硬要留舒国龙吃饭。那以后,小两口再没吵过架,舒国龙也成了大家眼中的“和事佬”。

  今年3月,老寨村与驾鳌村合并,舒国龙当上了村里的人口计生主任,村卫生室的工作大部分交给了妻子,他现在一边给人看病,一边进村入户宣传国家计生政策,由于成绩突出深受领导好评。水尾镇镇长邓家褔说:“舒国龙确实有两下子,如果水尾镇每个村都能像老寨村那样思想觉悟高,计生工作就更好开展了。

  长年劳累,舒国龙也患上了病,但他刚从手术台上下来又忙开了。他告诉笔者,“我家已是三代行医,不能在我这里断了根。现在大儿子舒华自愿到下坝村卫生室工作,小儿子舒达在贵州理工学院学制药食品安全,将来也准备行医,为老百姓治病。

  图片摄影

  杨维波 范烈华 徐学练

    视点回声:

弘扬传统美德

视点文章《大爱铸就的模范》讲了两个贵州好人。“正安好人”熊先学的善行,得到了“子孙以祭祀不辍”的缅怀——“他走了三年,正安人念叨了他三年”。若干年后,人的肉体会化为尘土,但善人的德行将永垂不朽。纳雍20年来一直关爱青少年的董颖萍,让人不禁想起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情怀。他们的善行告诉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从自身做起,择善而从,社会才会和谐,伟大的中国梦才会实现。

纳雍县委组织部 张德忠

筑牢贵州精神高地

还沉浸在“痴迷”于做好事的张显洋善举中,本期视点又如约而至。熊先学、董颖萍,贵州人群中一个个平凡人的感人事迹,再次震撼我的心灵。这些事迹犹如一份心灵鸡汤,温暖、鼓舞着我们每一个如饥似渴拜读视点的读者。在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下,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让我们凝聚在视点的每一滴感动中,携手奋进,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人,共同抒写贵州新篇章!视点,您是我一生的良师益友。下周,约见!

锦屏县委办公室 龙瑞芳

弘扬模范精神

视点栏目讲述的正安好人熊先学与纳雍县关工委干部董颖萍的故事,发人深省。熊先学虽然走了,他的精神却流芳百世;董颖萍20年如一日默默坚持做好事,这样的好人令人敬佩。我们松桃黄板乡卡落村也有一位好人龙大勇,去年他辞去广东一家厂月薪6000元的经理职务,回乡当选为村主任。他把困难群众当亲人,给卧病在床的孤寡老人龙玉祖喂食、洗澡、倒屎倒尿,受到群众一致点赞,登上今年11月贵州好人榜。上述这些身边的好人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松桃自治县文明办 胡 伟

爱在路上

品读视点文章《大爱铸就的模范》,文中熊先学、董颖萍的感人事迹闪烁出了人性善良的光辉,让我们体会到了爱的真谛!生命需要关爱,社会需要关爱。慈善无界,人人可为;大爱无边,事事可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爱在路上,与己同行。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精神,新的精神营造新的气象,让我们在爱的路上体现生命的价值,实现人生的意义,展现青春的风采,做出自己的贡献,让爱在路上永恒。

黎平县委党校 龙旭云

冬日的暖阳

贵报视点刊登的《大爱铸就的模范》,读罢令人感动,“正安好人”熊先学、“纳雍大妈”董颖萍用爱心帮助他人,用一米阳光温暖了寒冷的冬季。熊先学早年当兵离开家乡,多年来始终牵挂家乡父老乡亲,动员他们走出大山,帮助他们联系工作,引导他们走上了致富路;“纳雍大妈”董颖萍无私抚养非亲生孩子,热心帮助患儿募集善款,为盲人买大米送上门……他们用双手温暖他人的双手,用爱温暖他人的心。

务川自治县档案局 申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