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村民立下“红九条” 村里树起“新风气”
新华社贵阳1月28日电(记者罗羽)每逢春节,很多出门在外的游子都是满怀激动地踏上回家路。但对于贵州安顺务工人员石文文而言,过去每年春节回家,他几乎都有一种担心。这种担心源于伴随各种酒席而来的“红色炸弹”。
以前“春节前后酒席多,一天要吃五六个,出门苦挣几万元,十天酒席吃一半。”坐在家中的火炉旁,石文文说,过去归家越近越怕碰到要办酒席的熟人,有的工友为了躲酒席,甚至拖到大年三十才敢回家。近两年好了,村里立下了“红九条”,今年春节,他提前半个多月就回到家了。
石文文是贵州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的村民。近年来,为治理滥办酒席,塘约村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制定了“红九条”、设置了“黑名单”,“歪风气”受到遏制,“新风气”渐成风尚。
“过去,订婚酒、结婚酒、搬家酒、祝寿酒、满月酒、剃头酒、升学酒等五花八门,春节前后酒席操办最为集中,吃得让人害怕。”塘约村酒席理事会理事长孟性学说,很多村民不得已借钱吃酒,欠下“一屁股债”。
62岁的贫困户刘仁益说起过去的酒席操办之风显得一脸无奈,他送礼的钱基本都是向亲戚朋友借来的,每次少则两百元,多则上千元,“吃一回酒,刮一层肉”,别说贫困户,很多村民根本“顶不住”。
送礼的村民“顶不住”,办酒席的人家也不好受,特别是“白事”酒,孟性学说,农村有“人死饭甑开,不请自然来”的说法,随便要吃好几天,几乎全村人都要来,开销很大,很多时候收不抵支。
刹“酒风”刻不容缓。在市、区政府引导下,近年来,塘约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顺应民意,制定了“移风易俗”的七条村规民约,后来又扩展成为“红九条”,对滥办酒席等行为划出“红线”,谁要是敢踩“红线”,就会被拉进“黑名单”。村里还将“红九条”张贴到各个路口,并印发到全村921户,受到村民欢迎。
“有了村规民约,村民只能操办婚丧嫁娶酒,并且要提前写申请,经批准通过后才能进行。婚丧嫁娶酒的操办时长以及每桌酒席的成本等都有严格规定。”村主任彭远科说,村里还专门组建了酒席理事会,购置了桌椅、瓢盆等全套用具,组建了30余人的服务队伍,免费为村民提供酒席操办服务,大大减轻了村民的负担。
安顺市文明办副主任高开鹏说,治理村(居)民滥办酒席,有效遏制了当地酒席操办的攀比浪费之风,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开始形成,受得群众的普遍欢迎。
[责任编辑: 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