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平坝:党旗在灾区一线飘扬

23.07.2014  23:19

贵州平坝:党旗在灾区一线飘扬

——平坝县齐伯镇7•16抗洪救灾纪实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23日电 7月15日20点至16日9点,平坝县齐伯镇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高达319.7毫米,造成道路、电力中断,房屋垮塌,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损,该镇通往县城和周边乡镇道路中断,成为“孤岛”。经初步统计,此次特大暴雨导致该镇1.8万人受灾,房屋倒塌185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9874亩,直接经济损失1.4亿元。

    灾情发生后,该镇立即启动抗洪救灾应急预案,成立12个工作组,迅速奔赴受灾一线开展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党员干部用汗水当墨水,用真情解难题,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受灾群众无一人因灾死亡,无忍冻挨饿,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温暖。

    灾区一线,一个党员一面旗

    “引子渡村木威一组滑坡,50多名群众被困;关口村黄泥组滑坡,70多名群众被困,温泉村石板至窑上路段香里坡附近塌方,道路中断;水江村江龙寨李恒富家房屋后面半部分垮塌;关口、野毛坝子农作物被淹……

    灾情就是命令。面对不断传来的险情,该镇不等不靠,120余名党员干部迅速奔赴受灾点,积极开展救援工作紧急疏散、转移受灾群众。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党的旗帜就插到哪里。“16日凌晨3点多钟,看到雨势凶猛,我立即通知村支两委一班人,赶往木威一组地质灾害点。当时洪水已经引发了滑坡现象,大家马上分头动员群众撤离。”日前,笔者走进齐伯镇受灾严重的引子渡村木威一组采访,正在蹲点监测地质灾害的该村党总支书记何定国说。

    去年9月份刚到齐伯镇上班的年轻干部斯恩泽,已经在引子渡村木威一组地质灾害点上连续坚守5天5夜。7月21日,笔者来到其坚守的工作岗位上,一脸疲惫的斯恩泽和另外2名干部正在开展灾害排查。“作为一名刚上班的干部,能够参与抗洪救灾工作,对我自身来说是一次磨练,更是一次精神洗礼。”斯恩泽说。

    受灾群众生活有保障,情绪稳定

    走进齐伯镇关口村黄泥组受灾群众安置点齐伯中学,村民陶阳成正躺在床上休息,隔壁寝室几名老人正在打扑克。“16日早上7点多钟,听到嘭的一声,好像开山放炮一样,我赶紧出门往后山上一看,一股巨大的洪水冲起10来米高,转眼间,洪水裹着泥沙冲下来,尺把大的树木被折断,我家的房屋落满了10多公分厚的泥沙。”说去当天洪水袭来情况,陶阳成还有些后怕。接到救援电话后,齐伯镇干部立即奔赴受灾现场,紧急转移群众。目前,该村75名受灾群众已得到妥善安置,情绪稳定。“真的感谢镇里面的干部,在这里吃住都还可以。等灾害过后,我们马上重建房屋,恢复生产。”在齐伯中学安置点的受灾村民陈秀英说。

    7月21日,在引子渡村木威一组地质灾害安置点木威小学,74岁的张永珍老人坐在宿舍门口编绳子,她已经在安置点上住了5天。笔者问其这几天生活情况,她一个劲的说好。“镇里面的干部每天晚上都会到我们这里来看望我们,卫生院的干部每天来两次询问我们身体健康情况,有感冒之类的及时为我们治疗,需要打吊针的马上开车送镇卫生院。”张永珍说。

    “我们在这里生活的很好,伙食开的不错,每天都有白菜、猪肉、洋芋、茄子、青辣椒、豆腐等肉类和新鲜吃。昨天还杀了240多斤的一头猪。”引子渡村木威一组地质灾害安置点村民王永德说。

    目前,该镇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方式,妥善安置受灾群众504人。

    暴雨过后,干部仍24小时蹲点坚守

    针对暴雨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陷及房屋倒塌等次生灾害现象,齐伯镇加大排查力度,对已经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点,指派专人24小时蹲点监测,设置危险标识。同时采取措施,紧急疏散群众,有效预防次生灾害对群众造成伤害。为确保群众身体健康,该镇抽调镇卫生医务人员组成医疗救护组,进村入户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及时救治生病群众。

    积极协调企业出动挖据机、装载机、汽车等大型机械及时对每条通村通组公路进行清理,镇班子成员根据各自分管的工作,主动与上级交通、水利、电力、通讯、民政等部门沟通对接,争取更多更有力的支援。

    截止7月21日下午5时,该镇道路已经基本抢通,群众基本恢复正常用电。集中妥善安置受灾群众200人。发放棉被154多床,夹衣122多套,大米2000多公斤,帐篷10顶。目前,救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