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开放发展的活力越来越大

15.04.2020  13:51

开放发展的活力越来越大

——新发展理念下的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四

  3月初,一列满载过磷酸钙货物的“陆海新通道”班列从黔南州福泉站顺利发出,这是贵州“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的第100列。贵州从2018年开行首列“陆海新通道”测试班列,2019年按计划开行40列,今年开行数量将提高到72班次以上。

  作为第一批参与到“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省份,今年贵州将正式开行“黔新欧”班列,贵州联通世界的对外开放大通道将越来越大,更多的“贵州制造”能够更好更快从贵州走向世界。

  越开放,越发展。对深处内陆的贵州而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贵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支撑。

  扩大开放,关键在于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正是看准了遵义综保区的平台优势,贵州艾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在遵义综保区投产的出口加工型企业,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超10亿元。

  作为贵州工业云大数据和贵州智能制造首批试点示范单位,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搭乘“一带一路”东风,在国外市场高歌猛进,先后拿下吉尔吉斯斯坦、沙特阿拉伯的项目订单,取得海外出口贸易开门红。

  随着全力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贵州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节点优势,推动现代物流枢纽建设,加强与泛珠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协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大程度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

  贵州紧跟国家对外开放步伐,在对外开放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打造贵州开放高地,还需把贵州建成外商投资热土,以“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为重点,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狠抓产业大招商是推动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2019年,全省引进省外重点产业项目5210个,合同投资额7523亿元,新增重点产业项目到位资金5000亿元;贵州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11.48小时、1.31小时,比2018年分别压缩87.07%、83.33%。

  “通过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引领性强的企业,不仅给贵州直接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生产技术,也通过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带动集群、园区内企业的技术升级。”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蒙丹说,这同时推动和引领了省内供应商和相关配套企业的技术创新。

  一批批优强企业入黔发展,为贵州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背后离不开贵州抓住“放管服”改革,以政府数据共享开放为突破,以“互联网 政务服务”为重点,以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为目标,破除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位于铜仁市万山区的万仁新能源汽车项目,在当地相关部门全力推动下仅用15个月便实现了第一台汽车下线,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根据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贵州持续不断地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2019年度营商环境排名相当于全球190个经济体的第58位,排名上升21位。

  扩大开放,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和全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也是重要一环。贵州明确要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政策措施,全面排查、系统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让民营企业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贵州新致普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过三年的创新发展规模逐渐扩大,2019年营收5500余万元,公司副总经理张健说:“贵州招商政策和办事效率让人感到很满意,所以才决定前来发展。

  通过深耕大数据产业,越来越多像新致普惠一样的大数据企业在贵州实现了跨越发展。在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贵州籍教授、博士生导师肖俊看来,目前贵州在大数据产业的基础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一定成果,可以面向贵州自身产业特点和基础确定人工智能应用的主要方向,培育一批代表性的本土人工智能高科技企业。

  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滞,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贵州将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节点优势,更大程度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采取超常规举措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记者 王法)

[责任编辑: 刘昌馀 栾小琳]
贵州出台政策支持现代化工企业成“创新主体”
  新华社贵阳4月15日电(记者李黔渝)贵州省科技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