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战法”书写减贫奇迹精彩篇章

06.10.2020  14:44

威宁自治县迤那镇芙蓉新村新貌。记者 谢强 摄

制图:熊航

  地处中国西南、“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强调,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始终做到“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5年来,贵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持续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探索出一系列精准管用的“贵州战法”,推动贵州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书写了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

  曾经,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现在,贵州是全国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92万人,每年减贫超过100万,贫困发生率从26.8%降至0.85%,57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贵州牢牢掌握了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动权制胜权,创造了脱贫攻坚的“贵州样板”。

  组组通: 打通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

  普定县化处镇焦家村,2018年1月修建通组路后,开始种植韭黄,如今不仅种得好,还敲开了广东、浙江等地市场大门,当地老百姓把通组路称作“韭黄产业大道”;乌蒙深处的威宁自治县吕家河村新建10公里的通组公路,让村民夏勇种植的烤烟再也不愁卖……

  要想富,先修路。出行难是贵州决胜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之一。2017年8月,贵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全力破解交通瓶颈制约农村发展难题。

  快马加鞭。截至2019年4月,仅用20个月,全省完成“组组通”7.87万公里路面建设任务,3.99万个30户以上村民组通畅率从2017年6月的68.9%提高至100%,惠及1200万农村群众,打通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

  通组路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产业,在方便村民出行的同时,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条条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组组通”建设带动贫困群众约25万人次,带动增收27.1亿元;带动农业产业发展500余万亩,乡村旅游村寨突破3500个。

  如果说“组组通”是打通农村公路的“毛细血管”,那么贵州四通八达的铁路、航空、水运等立体交通,则是连接这些“毛细血管”的大动脉。

  “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念好“通字诀”。2019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0公里;成贵高铁通车,高铁运营里程达1432公里;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贵州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然形成。

  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组组通”硬化路,打通致富“最后一公里”,乡村“微循环”愈来愈活络。“毛细血管”通了,“大动脉”活了,贵州更“”了!

  毕节七星关区大白萝卜远销迪拜,安龙县食用菌俏销日本,江口“梵净抹茶”走向世界……黔货有如“猛虎下山”。今年上半年,“黔货出山”销售农产品205.7亿元。

  “大迁徙”:书写易地扶贫搬迁的“贵州奇迹

  今年41岁的杨老厦,原住月亮山腹地的榕江县兴华乡高排村,靠种田为生。自去年年前搬进榕江县城卧龙小区,如今还有了稳定工作,“每天早上八点上班,下午六点下班,有七八十元收入,比种地强得多!

  贵州穷,很大程度上贫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在一些贫困山区,喀斯特地貌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有专家断言很多区域“不适宜人类居住”。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2015年12月,贵州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扶贫搬迁“第一炮”,乌蒙山脉、武陵山区、滇黔桂石漠化区,一场壮阔大迁徙全面铺开。

  “十三五”期间,贵州搬迁总规模18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54万人,整体搬迁自然村寨10090个。

  在实践中,贵州创造性探索出了“六个坚持”,即坚持省级统贷统还、贫困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城镇化集中安置、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和以产定搬以岗定搬。

  2019年2月,贵州又作出了全力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后续扶持制度性安排,着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在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搬迁群众都有一个新身份——“新市民”。享有同等城市配套、同等公共服务、同等市民待遇;享受子女免试就近入学、办理出入境证件等39项公共服务。

  在后续扶持中,贵州把就业放在最突出位置。通过发展产业、劳务输出等方式,确保有劳动力搬迁家庭每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截至今年8月,全省有搬迁劳动力家庭40.54万户96.56万人,已就业88.13万人。

  四年多来,贵州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全省建成安置点946个,累计建成住房45.39万套,搬迁入住188万人,其中城镇化安置179万人,占比95.2%。

  从“忧居”到“优居”,从“苦业”到“乐业”。如今,188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迎来崭新人生。

  产业革命:深刻改变农业发展方式

  “我种刺有四年,头年卖了三千元,二年卖得六千元,三年四年有八万元。”水城县野钟乡野钟村退休支书邓吉栋说,他是村里种植刺梨带头人,种有10亩刺梨,“今年争取挣到5万元。

  曾经的野钟村,种的是包谷、烤烟。在农村产业革命纵深推进的浪潮下,如今野钟乡种植刺梨5.5万亩,种植农户334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7户。2019年,野钟乡产出刺梨鲜果373吨。

  “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多年来,由于受交通、资金、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贵州农村产业“小、散、弱”的特征较为突出,农产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农产品加工方式粗放、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2018年初,贵州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围绕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深入推进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工作作风“三场革命”。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农村产业革命取得突破性进展。2019年,贵州蔬菜、茶叶、食用菌和辣椒等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产销持续强劲增长,坝区亩均产值增长30%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5.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大关。

  今年,12位省领导继续领衔高位推动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研究制定各产业年度方案,部署推进督导,解决存在问题,进一步加快全省农村产业发展从自给自足向参与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从单一种植养殖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等“六个转变”,推进更大规模黔货出山,为持续稳定脱贫、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在希望的田野上。今年上半年,贵州农业增加值增长5.5%,增速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全省蔬菜总产值511.16亿元,同比增长9.7%,食用菌、水果、茶叶等都实现了逆势突破、快速增长。

  “3+1”保障:补齐短板提升民生福祉

  “现在再也不用下山挑水啦!家家都喝上了干净水!”望谟县乐旺镇猫寨村水井湾组村民梁朝顺感叹今昔之变。

  猫寨村地处麻山腹地,属于深度贫困村。今年1月,望谟县脱贫攻坚联合省州县督战水利专班排查时发现,该村水井湾等4个组饮水不稳定,随后督导并帮助修建蓄水池3座,惠及村民65户329人。

  发展为要,民生为本。贵州加快补齐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让贫困人口真正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和饮水有保障。

  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贵州持续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扶贫,深入实施教育精准脱贫“1+N”计划,扎实推动教育惠民举措。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动态清零。

  医疗——从“看病难”到“真方便”。各地加快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完成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和合格村医配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医疗保险,实现“三重医疗保障”。2017年,将远程医疗服务延伸到全省1543个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实现“乡乡通”。

  住房——从“茅草房”到“新楼房”。贵州积极探索实践,制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认定标准。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和人畜混居整治任务。

  饮水安全——从“有水喝”到“喝好水”。基本解决288.2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今年,面对脱贫“大考”和抗疫“加试题”,全省上下抓紧抓实挂牌督战,向最后的深贫堡垒发起总攻,奋力啃下最后的硬骨头,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彻底撕掉贵州千百年来绝对贫困标签。(记者 赵勇军)

[责任编辑: 栾小琳 黄勇]
贵州农业产业在脱贫攻坚大考中全速前进
在希望的田野上干出新天地 ——贵州农业产业在新华
贵州蔬菜产业发展优势凸显
贵州蔬菜产业发展优势凸显,今年前8月—— 三新华
贵州集中战力开展挂牌督战
贵州集中战力开展挂牌督战 既“督”又“战”攻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