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扶贫干部的“别样春节”

25.02.2018  23:22

    贵州:扶贫干部的“别样春节

    新华网贵阳2月25日电(记者罗羽)走村串寨慰问、下田入地探访……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河安村,54岁的驻村干部杨明祥并未因春节而停下自己忙碌的脚步,因村里实施不久的生态综合观光采摘园即将开展新一轮果树种植,此刻他正站在采摘园打电话联系一家苗木公司运送果苗。

    “这个采摘园规划面积607亩,将种植枇杷、樱桃、杨梅、黄桃、脆红李等果树,打造成为一个四季采摘园。前期已经种植了1万多株苗木,这两天还将继续种植。”杨明祥说,河安村共有395户、1956人,其中贫困户34户、124人,采摘园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扶贫产业带动脱贫户就业致富。

    杨明祥是轿子山镇科教宣传中心的工作人员,自去年2月到河安任“第一书记”后,他帮助村里建立了一家合作社,除采摘园外,还协助合作社发展了一个有四五千只鸡鸭的养殖厂、一个喂养3万尾鱼苗的鱼养殖基地、以及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投入数百万元的养猪项目。

    “产业扶贫是扶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关乎扶贫的可持续性。”杨明祥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基层干部必须主动作为,与时间赛跑。

    正在村中走访的轿子山镇纪委书记、河安村脱贫攻坚作战室指挥长申倩表示,政策要求驻村干部每个月驻村不少于20天,但杨明祥书记驻村一年来,只休息了不到20天。即使在春节期间、万家团聚的日子里,他大部分时间也都在村里、田间走访,关心村民的生活状况以及扶贫产业的发展情况,一刻也不掉以轻心。

    跟着杨明祥等扶贫干部在村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邹青和彭德慕是来自西秀区安监局的工作人员,作为村里的脱贫攻坚党员突击队员,他俩自驻村以来,就围绕基层扶贫重点,做好脱贫政策宣讲、贫困户走访、档案资料完善、产业落地推动等工作,不辞辛劳。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了解老百姓的所急所需,协同帮助村里的其他干部一起解决老百姓所面临的问题,推动扶贫工作走好‘最后一公里’。”邹青说。

    杨明祥等人的“别样春节”,是广大扶贫干部常年奔忙在基层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扶贫工作时刻不松手、不懈怠作风的体现。

    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的贵州,近年派出驻村“第一书记”7369人、驻村干部4.3万人。众志成城之下,2017年,贵州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0万人;而在过去五年,贵州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70.8万人。

    “脱贫攻坚战取得节节胜利,离不开在前线作战的广大扶贫干部包括基层干部。”申倩说,目前,贵州还有约280万农村贫困人口,要在2020年跟全国一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为基层扶贫干部的他们更要发挥努力奋斗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距离河安村不远的虹龙村,做了17年村干部的村支书郭荣兴表示,农历春节正是一年之中的重要开端,尤其在中国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广大扶贫干部更是以新春为起点,只争朝夕。

    虹龙村共有518户、3301人,其中贫困户58户、174人,经过近两年的脱贫,目前还有贫困户28户、53人,村里发展起了蔬菜、猕猴桃、草莓等一批扶贫产业。

    “虽然我们村的贫困户人数越来越少,但脱贫任务同样重要。”郭荣兴说,春节期间,村里抓住村民返乡团聚的机会,先后组织了联欢晚会、召开了返乡农民工座谈会,一方面宣传精准扶贫新政策,另一方面则听取村民对本村发展的意见建议,为新一年的脱贫攻坚开好头。

    跟着支书一起忙前忙后的村主任吴有福,近些年来也是过着与大多数人不同的“别样春节”,但他并不觉得苦和累。

    “扶贫攻坚是一项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任务和使命,我们为参与其中而感到自豪。”吴有福说,“作为一位村干部、尤其是一位共产党员,必须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抓紧多干一天,扶贫户就能早一天脱贫,全面小康社会就能早一天建成。”(完)

[责任编辑: 黄勇]
贵州省确定今年脱贫攻坚九大工作要点
    2月24日,记者从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暨脱新华
贵州产业扶贫助推农业结构调整升级
  新华网贵阳2月25日电(记者施钱贵)湄潭“遵义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