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抓好劳务就业扶贫 群众腰包鼓起来
贵州抓好劳务就业扶贫
就业扩容加速度 群众腰包鼓起来
5月8日一大早,贵定县金南街道福来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陈才红安顿好孩子后,步行10分钟来到了位于社区内的贵州鑫鹏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上班,“这里上班离家近,待遇也不错,每个月勤快点工资能有3000元。”
“为了能让工人上班与顾家两不误,我们实行‘定时工作制+不定时工作制’相结合,采取‘基本工资+计件工资’的方式灵活用工。现在公司吸纳就业5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人。”贵州鑫鹏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蔡佳谋告诉记者,随着经济复苏订单量增多,还将带动更多搬迁群众就业。
劳务就业是实现脱贫的重要方式,也是保障群众增收的“稳定器”。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省各地的扶贫产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城乡社区,各地根据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技能特点,精细对接,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拓展工业、服务业就业岗位,加强短平快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岗位增量、扩大就业容量,让滞留在家的劳动力,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动起来”,腰包“鼓起来”。
在园区车间,加快推进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调整项目实施计划增岗拓岗,建立项目工程建设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同时,新建一批车间和扶贫基地,解决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问题。截至4月底,全省建成扶贫车间914个,解决搬迁劳动力就业1.7万人;建成扶贫基地238个,解决搬迁劳动力就业8123人。
在田间地头,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齐头并进,为农户提供了广阔平台。不少贫困地区迅速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不断把贫困劳动力吸引到产业链上来。
跑出劳务就业“加速度”,不仅要内拓,还要外输。贵州是传统劳务输出大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70%左右。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群众外出务工一度受阻。疫情逐步缓解后,各地实现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点对点”帮助群众稳定就业。
黔西南州与宁波市探索建立劳务协作稳岗模式,目前在宁波务工劳动力有1.4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796人,比去年增长了近40%;从江县积极推动“引导式自发就业”向“有组织的劳务就业”转变,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00多户超过5000人稳定脱贫;威宁自治县借助大数据就业服务平台、组织动员劳动者通过微信小程序采集信息,引导务工人员外出返岗就业。
宁波实意新能源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太阳能光伏组件、电子元器件等的企业,在工厂务工的近百名工人中,70%为贵州籍员工。“我们属于计件工资,一天操作下来有200元收入,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元。”来自黔西南州望谟县的工人张华说。
“六稳”,稳就业为首;“六保”,保居民就业为首。在全省劳务就业扶贫工作会议上专门指出,各地各有关部门特别是“9+3”县区要把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和边缘户劳动力充分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摸清贫困人口当前就业状况,提升农民务工就业组织化程度,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实现人岗精准匹配,牢牢把握劳务就业扶贫工作主动权,筑牢“一达标两不愁”防线。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稳住已输出就业基本盘、培育本地产业吸纳就业增长点、筑好公益性岗位兜底线、打好技能培训组合拳等方式,多措并举开拓就业岗位,让群众捧上稳定饭碗。(记者 覃淋)
[责任编辑: 栾小琳 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