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数字经济走出新天地
9月23日,在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式上,“数字经济”作为贵州馆展示的三大板块之一,在文博会主会场精彩亮相。智慧广电、中国文化(出版广电)大数据产业、文化大数据体系、宣传文化云、“一码游贵州”、多彩宝、数字出版印刷、数字图书馆、数字动漫等一批文化与大数据融合发展项目进行现场展示,提振了贵州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文化数字经济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贵州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协同推进、融合共促,新型业态蓬勃兴起,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有效途径,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数字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为贵州省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开辟巨大空间。
文化生活上“云端”
“在手机上点单,几分钟就可以在这么大的书群里快速找到自己想要读的书,对书友来说简直是一个福利。”在贵州省图书馆,市民对“图书智能网借服务”赞不绝口。
“图书智能网借服务”是贵州省图书馆新近推出的便民服务事项,在近3000平方米的智能立体书库里,通过智能分拣将40余万册可外借图书同步到“云端”,读者在手机上通过贵图网借服务平台下单,从找书到出库5分钟内就能完成。此外,贵州省内读者还可通过支付宝、微信小程序“嘉图借书”、贵州省图书馆官方微信“微服务大厅”三种渠道进行网借。读者通过这些渠道下单后,选择“送书上门”服务,所借书籍将通过邮政EMS直接送到读者手中。
进入数字时代的今天,文化生活步入“云端”已是必然。除了图书“入网”,不少文化场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文化遗产的“用户体验”,利用虚拟空间技术等生成逼真、实时、三维的虚拟场景,公众足不出户便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数字游览体验。
今年春节期间,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文化馆、省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2021全国“村晚”(贵州)示范展示活动新春特别节目——2021贵州“村晚”元宵直播大联欢,110分钟里有近14万人次相聚“线上”共度了一个欢乐的元宵节。
数字建设惠民生
无需下载应用程序,只用扫描一个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获得“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的智慧旅游服务。这是“一码游贵州”为游客提供的多维度、立体式、精准化的智慧生活体验。
“‘一码游贵州’就是一本旅游指南,我们在黄果树瀑布玩了几天,就在这个小程序上解决了吃住行问题,非常方便。”来自兴义市的周之彤是一位旅游达人,也是“一码游贵州”最早一批注册的用户,在她看来,“一码游贵州”不仅是旅游助手,也是贵州惠民工程智能化的体现,给游客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一码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平台于2020年5月19日正式上线,截至今年5月,该平台总访问量达到1.58亿次,累计用户超1620万人,交易订单超17.5万笔,助推贵州智慧旅游步入新的篇章。
此外,在应用大数据为民生办实事方面,贵州省也做出了有效探索。出示电子证件、开发票、预约结婚登记……只需一个多彩宝APP便可解决。
多彩宝是一项移动政务民生服务应用,已全面实现全省电费、数字电视费等民生服务网上缴费城乡全覆盖,共签约了160家公共服务机构。该平台还搭建了家政供需对接的“到家服务”板块,为群众提供家庭保洁、家电维修等百余项便捷服务。截至目前,多彩宝平台累计上线的政务和公共服务达1700余项,服务超过5亿人次。
产业创新促发展
今年1月,铜仁市万山区“朱砂古镇文化产业发展”项目成功列入“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成为全国首批入库的项目之一。
“朱砂古镇文化产业发展”项目自2015年开发建设以来,充分利用原汞矿遗址和970公里长的采矿坑洞,创建了“千年丹都·朱砂古镇”文化旅游品牌,在优化结构布局、加快转型升级、提高质量效益等方面发挥了较强的带动作用。
朱砂古镇成功“出圈”的背后也折射出贵州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势头正旺的现状。近年来,越来越多文化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黔贵大地上铺展开来,并在不断转型升级中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同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在媒体行业,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紧跟时代脚步,深刻把握数字文化内容属性,创新运用数字技术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形成了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融合传播矩阵,在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不少点赞关注。(记者 向秋樾)
[责任编辑: 刘昌馀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