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博会首日奉上文化大餐
在文博现场,手工艺人在制作传统苗族蜡染。
手工艺人在制作传统苗绣。
重达1吨多的“镂云裁月”贵州玉。
民族文化数字体验馆。
昨日,“2015多彩贵州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盛大开幕,吸引了近5000市民前往观展,体验了一场原生态、创意荟萃、精彩纷呈的贵州文化大餐。
原汁原味的“非遗大餐”
7月16日,文博会布展期间,来自台江县施洞的7名寨老,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为苗族最古老的独木龙舟扎竹篾、捆红布、扬彩旗,举行了传统的“安定龙舟”仪式。开幕当天,这条清水江边苗族最古老、长24米的独木龙舟,经历了100多个独木龙舟节,成为“镇馆之宝”。
记者在现场看到,苗寨吊脚楼、牙舟陶、枫香印染、侗族琵琶、药浴、瑶族陀螺、安顺地戏、史诗《亚鲁王》、苗族姊妹节等,在现场灯光映衬下,文化厚重、风情浓郁的多彩贵州风,一一呈现在大家面前。“非遗,将是我们文创企业的助推器。”来自贵州布依阿妈电子商务的李朝东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5项140处,省级561项653处,市(州)级1000余项,县级4000余项,在非遗馆里基本都有表达。”布展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展陈展演和互动体验的方式,辅之动漫和视频等现代传播手段将这些一一呈现。
在非遗体验馆的售卖区,来自深圳的陈国龙正在试穿丹寨蜡染服饰,他瞬间变为一个苗家汉子。“一直喜欢苗族文化,特意前来逛会。”买到心仪的服饰,他显得特别的高兴。在这里,聚集了几十位非遗传承人——屯堡木雕的王正洪、丹寨蜡染的宁曼丽、水族马尾绣的宋水仙、古法造纸的王兴武等,无不在现场展示着各自的绝技绝艺,让围观者啧啧称奇。另一位非遗传承人王登书捏制的黄平动物泥哨,惟妙惟肖,吸引了不少的小朋友吹响哨子。
“这次文博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不仅是民族特色产品的展示会,而且是一地之人文精神的体现。我在园区里逛,碰到的贵州非遗传承人,他们都很愿意让对方分享自己的文化。”广州爱莎国际学校校长、来自美国的海依琳女士被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深深震撼,她认为贵州有发展文化、旅游的潜力,建议一定要保持现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要有持续的发展观,还要注重民族文化的交互性,积极向外推介自己的文化,吸引全世界的游客。
文创产品创意无限
文博会上的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展区内,一幅巨大的“蝴蝶妈妈”画像,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这里聚集了来自省内外近200家优秀文创企业,不管是围绕非遗创意的精美服饰、首饰品、民族玩偶娃娃,还是实用的茶具、灯饰、手袋、家居用品等,都凸显着文化创意主题,碰撞着智慧的火花。
重达1吨多的“镂云裁月”贵州玉,油绿略蓝,色彩艳丽,首次亮相,在场馆内夺人眼球。“这是多彩贵州玉做出来最大的成品。”贵州晴隆怡丰源贵翠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艺萍介绍说,动用了叉车、卡车,花了一天的时间从兴义搬运到贵阳,在这里将永久安家,希望以文博会为起点,后发赶超,发展贵州的玉石产业。
同样首次亮相的“古夜郎王陶器”系列茶器,有黑、黄、白、紫等多种自然颜色,由此专设的茶席,古朴典雅。来自贵阳的研制人黄伟说,翻阅了大量资料、反复多次烧制,终于让失传的贵州古陶重回人间,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同时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做出时尚、生动的造型,一个茶碗的价格大概在50元左右,非常的实用实惠。
创意打造的“贵州元素”房间,让不少的市民驻足,从窗帘、床上用品、沙发靠垫到桌布、杯垫等,全部采用了蓝色蜡染,温馨浪漫、个性十足。“文创体验馆将作为孵化器,通过收集、整理、提升文创产品,最终输送到市场上。”多彩贵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总裁助理辛友说。在旋子创艺传习馆,一位小朋友正在学习草木染、蜡染等技艺,这些技艺让老百姓明白什么是“纯天然、无污染”的衣服,什么是贵州地道的手工艺。
“展出的文创产品,让我彻底改变了对贵州文化的认识,时尚又民族。”逛会的周小姐和同伴,对每件产品都爱不释手。
来自台湾的蔡氏国际传媒集团,把“创意”品牌带到了文博会现场,其执行长蔡思聪曾成功打造了德国茶SAMOVA、法国可莱化妆品、新竹城市品牌等,并为贵州亮欢寨餐饮打造了“苗食天堂”,还有“红心猕猴桃”、“蓝莓米酒”等农产品品牌,他说,产品的品牌,一定是文化的创意,企业文化决定了赚钱的高度。从台湾到贵州,立足于此,为这里丰富的产品,变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知名品牌,开创新格局。
文化创客要有跨界的国际眼光
大咖来了!7月24日下午,多彩贵州文创园多功能剧场大厅内,省内外多名文创产业的资深“创客们”,在“文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分享会上”,为年青一代创客打开思路、保持活跃度和创新力提供宝贵经验。
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晓舟、著名文化地产营销策划人梁上燕、北京美丽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徐易容等先后上台演讲,答观众问,现场互动频频。
毛晓舟见证了贵州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从无到有、从有到盛的各个阶段。结合这一贵州文化旅游靓丽名片、市场化运作的旅游文创产品的特点,她谈到了四种融合以及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她说,《多彩贵州风》首先是贵州多种少数民族元素、多个著名景区的融合;它也是旅游链条上的一个旅游产品,与景区共同营销、外宣,互动互利,文化+景区的合作模式,形成了文化旅游的互赢互惠;在产品的营销渠道上,线上线下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与省内外旅行社、办事处、导游紧密联合,深度合作;开拓文化与旅游合作的衍生产业链,跨界融合发展,让《多彩贵州风》演艺项目朝产业化方向发展。
毛晓舟接着说,将来会着重开发文化与旅游的衍生产品、开发景区文化产品、加强文化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在酒店行业、影视行业、艺术教育业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实现从一台演艺项目到一个产业的转型。”
梁上燕的演讲,向创客们传达了一个理念:世界级大咖看中贵州,贵州要借机与国际接轨,带着我们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元素走出去。她说,2015米兰世博会总规划师博埃里、著名CG艺术家河口洋一郎、著名产品与家具设计师和内特、世界知名华人建筑设计师朱培等,这些国际国内文化、艺术、企业界的大咖汇聚贵州,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价值。在机会和挑战面前,贵州一方面要坚守原生态文化,也要积极与世界对话,汲取养分,发力文化创意产业,共同创造世界级的文化艺术创客基地。
当天,众多专家学者还就“贵州文化艺术发展”、“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文化建设与应用”进行了相关讨论,建言贵州文创产业发展。
多项活动有动有静,趣味十足
在“贵州民族文化数字体验馆”内,一处特殊的互动体验吸引众多市民参与。在一块投影屏前,有一个感应区,市民只要站上这个区域,就会有一只小猴子跑到你身边,一边跑一边说“抱抱我、抱抱我”,可爱极了,尤其小孩子们很喜欢。这只猴子实际上只是在屏幕里,但似乎感觉到它就在脚边,小朋友们尝试用手抚摸它,或者抱住它。不一会儿,它就消失了。
这是该馆的“影视互动体验区”。这些通过数字化、高科技的手段展示多彩贵州的方式,别样新颖,多数市民跃跃欲试,想要亲自体验操作一番。“我家小孩不到2岁,就爱在这个馆里看来看去,很新鲜,尤其是那只‘会说话的小猴子’,他特别喜欢。”一早从观水路赶过来的张女士说。
除了“动”,文博会还有“静”的一面。“正大气象——多彩贵州艺术交流展”在园区内的三品美术馆贵阳新馆举行。贵州省雕塑院院长李钢创作的莫言头像,引来众人围观。本次展览征集了极具贵州特色、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绘画及雕塑作品40余件,同时结合已在北京、深圳巡回展出的三品美术馆品牌展览“正大气象——全国正书六家展”书法作品54幅,展现外界艺术审美与贵州本地的艺术思考,促进不同文化形态间的交流、对话。
7月25日、26日,贵州文博会在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精彩继续。
本报记者 刘辉 杨禹璋/文
周元杰 刘辉/图
分享到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微博网易微博微信QQ好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