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新型城镇化建设乘势而上
贵州,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推进,正在迎来崭新变化。
“十三五”时期,贵州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比2015年提高8个百分点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超过43%,比2015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建成区面积1960平方公里左右,比2015年增加500平方公里左右。
新起点,再扬帆。“十四五”时期,贵州提出推进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大力实施城镇品质和城镇经济双提升行动,优化城镇布局,强化城镇功能,不断增强城镇人口承载力、内需带动力、发展竞争力,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强劲动能。
高位推动 全面发力
贵州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和中央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撑、项目落实等方面全面发力,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坚持高位推动。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全省城市工作大会、新型城镇化发展大会,每年举办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与时俱进提出并完善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主攻方向和推进措施,不断通过改革破除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成立省长任组长、所有副省长任副组长、33个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的省新型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协同推动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强化顶层设计。出台《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 》《贵州省加快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聚力建设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出台《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贵阳—贵安加快融合发展。出台《贵州省提升城镇品质做强城镇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若干措施》,大力实施城镇品质“十大工程”、做强城镇经济“八项举措”。这一套政策组合拳让全省城镇化战略布局日趋完善、政策导向愈加清晰。
狠抓项目落地。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落脚点。建立新型城镇化项目库,储备在库项目近7000个;向社会公开发布黔中城市群和各城镇组群重点项目工程包,并印发重点项目实施方案;举行全省新型城镇化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项目329个、总投资1084.2亿元,引领带动全省新型城镇化项目实施。强化建设资金保障,仅2020年就争取中央各类建设资金1064.8亿元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
人为核心 宜居宜业
“十三五”时期,贵州新型城镇化推进措施有力、成果丰硕,城镇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人民生活幸福满满。
城镇空间格局不断优化。黔中城市群加快培育发展,城镇常住人口超过1100万,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和钟山—水城、七星关—大方、凯里—麻江同城化步伐明显加快。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功能得到明显提升,盘州、黔西、瓮安、德江等一批小城市和仁怀茅台、湄潭永兴等一批小城镇加快发展,一批特色小镇正加快培育。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坚持实施全面放开城镇落户的户口迁移政策,推动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在城镇应落尽落、举家落户;推进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同等待遇政策。“十三五”以来,共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386.19万人,发放居住证206.14万张。
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城镇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提高7.4个百分点,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到8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提高3.9个百分点;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7.08张、增加1.51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587万人以上、累计增加546万人以上;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
产城融合水平不断提高。“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和省级产业园区、开发区建设加快推进,企业集聚度不断提升,产业园区加快从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以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70万人以上,工业园区新增就业50万人以上。
城镇环境持续改善。城际干道、城镇道路、轨道交通、城镇供水供电供气及污水垃圾处理、互联网等重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省城市居民人均住宅面积接近40平方米,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超过95%,人均城镇道路面积达近14平方米,城市宽带接入端口提高到1858.9万个。城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平方米左右,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和93.5%,县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5%以上。
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住房、土地、投融资、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全省11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成效明显,清镇市、金沙县获批为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湄潭探索出农户农村承包地承包权退出路径等8条试点经验获得国家肯定并向全国推广;盘州市、凯里市、兴义市、独山县、三都自治县等试点加快建设。
乘浪扬帆 力开新局
迈步“十四五”,贵州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四新”总体要求和“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加快推进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
到2025年,省会贵阳、市(州)中心城市、县城人口集聚能力将大幅提升,贵阳将建成特大城市。全省城镇建成区面积超过220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62%左右。
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贵阳贵安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城市能级显著提升,首位度提升至27%,在省会城市中实现赶超进位。环贵阳贵安城市经济圈加快形成,带动黔中城市群加快发展。着力提升城市住房、就业、教育、卫生等功能,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千方百计集聚发展要素,大力培育规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全力汇聚各类人才,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县城支撑。做强遵义,与贵阳唱好“双城记”。加快发展毕节、六盘水、兴义、安顺、凯里、铜仁、都匀等区域中心城市。将处于交通枢纽和节点、具有区域带动作用的盘州等县城打造成为重要区域性支点城市,将交通网络节点上发展条件较好的一批县城打造成为重要节点城市。深入推进清镇、金沙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和玉屏等11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培育发展省级特色小镇和小城镇。
大力提升城镇品质。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背街小巷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创新城镇治理方式,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快建设示范智慧社区,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
全力做强城镇经济。深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建设,促进开发区由生产型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增强开发区吸纳就业能力。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积极发展总部经济、集团经济,激发城镇创新创业活力,扩大城镇投资和消费。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继续实行全省城市落户“零门槛”政策,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同等待遇政策,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积极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深入实施“雁归兴贵”行动计划,实施“贷免扶补”政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镇。
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推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不断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久久为功,奋力前进。贵州新型城镇化的崭新篇章已经起笔。(记者 王淑宜)
[责任编辑: 刘昌馀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