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易”出广厦万千 “扶”出火红生活
——贵州全力以赴纵深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4月22日,纳雍县珙桐街道白水河社区,小朋友在图书室看着地球仪学习。记者 邓刚 摄
“各位社区的兄弟姐妹,寨乐镇金蟾大山食用菌公司基地招工,有大巴车接送,请速来我处报名……”4月22日中午12点,毕节市纳雍县珙桐街道白水河社区办公室的大喇叭又响了起来,趁着搬迁户们下早班、吃午饭的间歇,副主任龙旭扯开嗓子一遍遍反复传达着招工信息。
声音里有紧迫!搬进新家园的近万贫困群众的生活刚起了个好头,就遇到突如其来的疫情,必须千方百计挖岗位,多措并举稳就业,为乡亲们的城市新生活稳住“阵脚”。
声音里有底气!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提升带贫能力,利用公益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夙夜难寐,亲自督战调度,要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坚决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指导各地以强化“五个体系”为抓手化解“新市民”后顾之忧。
从“忧居”到“优居”,从“苦业”到“乐业”,贵州用城镇发展思路破解山区贫困难题,彻底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搬迁安置路径。
站在营盘山公园俯瞰,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满眼春色,乡亲们的生活不正像春天的新绿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希望吗?
“这份工一天挣100元,还不得日晒雨淋,老家没法比”
4月22日下午,在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胡平和温玉群正在恒大援建的智慧温室二区熟练地更换新鲜基质,为后续的有机西红柿培植作准备。
搬新家、置新业,从前只能脸朝黄土背朝天种点包谷洋芋糊口,如今吃不愁、穿不愁,孩子上学不愁,胡平笑着说,“这份工一天挣100元,还不得日晒雨淋,老家没法比。”
胡平和温玉群的生活变迁,是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小小缩影,折射出的却是188万贫困群众“幸福大迁徙”的壮阔历程。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强调要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向全国发出了易地扶贫搬迁动员令!
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抢抓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贵州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扶贫搬迁“第一炮”——
2015年12月2日,贵州立下军令状:在“十三五”时期,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0万人,整体搬迁自然村寨10090个!
此时的贵州,尚有9000个贫困村、493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数量排全国第一,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几十年没有啃下的“硬骨头”!
惟其艰难,方显担当。高寒荒凉的乌蒙山脉,破碎峭崛的武陵山区,水土严重流失的滇黔桂石漠化片区,一场壮阔大迁徙全面铺开,数万名基层干部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农家庭院,抚慰贫困群众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的纠结情绪,振奋搬出大山重建家园的志气信心。
弱鸟先飞,滴水石穿。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每一个创举、每一分努力,时刻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心。
2016年8月22日,中央领导和全国各省区市相关同志齐聚贵州,召开了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标志着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闯出了新路子”。
2019年4月12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在贵州黔东南州召开。短短三年间,在贵州召开两次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这既是对贵州工作经验和成效的检阅和肯定,更是鞭策和鼓舞。
“我俩现在月收入加起来至少有1万元,在家门口务工还能照顾娃儿,这样的日子过去想都不敢想。”4月20日,在铜仁市万山区旺家花园易地扶贫搬迁微工厂产业园三楼,景航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密集的缝纫机转动不停,裁剪工何茂喜和妻子陈香正拿着电剪,沿着电脑打印出来的图案裁剪布料。
跨过千山来,奔向幸福去。越来越多像何茂喜夫妇一样的搬迁群众成为了这场浩大迁徙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正在开创属于他们的新生活。
“到处都有岗位,只要人不懒,生活就不愁”
4月23日中午,赫章县银山社区居民吉正学走进社区超市,凭借200多分的积分领走了一台洗衣机,其他村民也相继领走了热水器、被子、肥皂等积分奖品。
“积分奖励来自主动捡拾身边的垃圾、帮邻里干活等内容。每干一件好事,村里的积分表上会被记下一笔,干的事多了,积分就不知不觉地多了起来。”吉正学高兴地说。
探索“党建+积分”管理模式,用“行为银行”帮助40000名搬出深山的困难群众成为文明新市民,这是银山社区深学笃用“五个体系”,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创新之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是一个不得不为的措施,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难度大。
在易地扶贫搬迁实践中,贵州从实际出发,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创造性探索出“六个坚持”到“五个体系”的搬迁实施路径和政策框架,走出了一条易地扶贫搬迁的贵州新路,创造了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
坚持省级统贷统还,坚持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坚持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六个坚持”,从根本解决上了移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三个问题:钱从哪里来?搬到哪里去?搬后怎么办?
对于刚刚搬出深山石山,住进新家园的贫困群众而言,城市灯光璀璨,街道车水马龙,生活更新换代,他们惊叹的同时,也难免徒然生出一种距离感。
如何才能让这些新市民尽快融入城市生活,让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2018年底,《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意见》及7个配套文件铿锵落地,“五个体系”作为制度性安排,成为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强大引擎。
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大体系,解决的是搬迁群众城镇生活的基础问题,在城镇“稳得住”的根本问题,也是培育搬迁群众市民意识、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让党组织成为搬迁安置社区的领导核心。
“最大的快乐是下班后可以陪伴3岁的儿子。”家住七星关区柏杨街道安置点的搬迁群众王敏高兴地说。
告别土墙房,走出大窝凼,从七星关区清水铺镇大坪村搬迁到柏杨街道的彭玉文、王敏一家开启了新生活。在街道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彭玉文在新家旁的海宁扣板厂找到了一份月薪3000元的工作,妻子王敏则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干起焊接耳机线的工作,虽然还在培训实习期,但每天也能拿到40多元工资帮补家用。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到处都有岗位,只要人不懒,生活就不愁。”彭玉文目光坚定。
“我们多辛苦一点,群众的幸福就多一分”
在纳雍县珙桐街道白水河社区安置点的搬迁户李江华家里,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幅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照,上面写着:感恩习近平总书记!这幅照片是他用手机拍下电视画面后在打印店装裱的,感恩的话,是心里话。
两年前,一场大病让李江华本就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妻子抛下三个孩子离家出走。在李江华几乎丧失生活勇气的关口,村里把他列为搬迁贫困户,驻村干部多次登门交心谈心,鼓励他振作起来,再苦再难都要搬出去,搬进城里就一定有新的希望。
李江华从纳雍县张家湾镇老翁村搬进了城。珙桐街道办党工委书记高云成了李江华家的常客,帮助三个孩子顺利入学。李江华看在眼里,热在心头,主动请缨担负所在楼栋楼长的职务。
“社区管理员的工资加上1800元的低保金,够我们生活了,在这里就医、就读、就业都方便。”李江华眼里闪着泪光说,感恩共产党,感恩总书记,让我和孩子们过上了好日子。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用的这句古语,被贵州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在心里,熔铸进行动中。
不到4年时间,188万人的命运柳暗花明,梦想破土而出!无论从时间节点、涉及规模,还是从工程难度、实际成效等方面来看,这都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迁徙。
以如此大的规模跑出如此快的速度,以如此短的时间实现如此大的变化,政策落实得好不好,人民群众说了算——
2019年7月1日至15日,全省各级易地扶贫搬迁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共计抽调1600多名干部对全省已建成入住的942个移民安置点开展全覆盖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搬迁政策的满意程度为99%,对搬到城镇的满意程度为98.47%,对生活(安置小区)环境的满意程度为97.56%,对干部服务的满意程度为98.49%,对政府后续扶持措施的满意程度为97.07%!
行走在贵州大大小小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群众家家户户都在家里显眼处挂了两张照片,一张是搬出大山时的老屋,一张是现在的新生活。
新与旧,苦与乐,新市民要把两张照片作为“传家宝”传下去,永远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感恩党中央。
在威宁自治县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农贸市场内,刘高敏不足10平方米的包子铺前挤满了顾客。“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做,一天下来至少有500块钱的收入,要不是党的政策好,我们一家人过不下去。”谈起搬迁后的生活,刘高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16年10月,刘高敏一家搬进了五里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从茅草房到小楼房,居住环境改善了,但烦恼也来了,由于劳动技能不足,没有合适的岗位,刘高敏担心找不到工作怎么生活下去!
五里岗社区党支部书记杨仕全多次上门动员为刘高敏夫妻俩打气,动员她参加社区举办的就业培训,并在小区农贸市场内为其协调了一个10平方米的门面,夫妻俩开起了包子店。周围的住户都认准她做的包子买,工业园区内的工厂和附近学校也纷纷来预定,一年下来就有10余万元的收入,家里还添了一辆新车。
“我们多辛苦一点,群众的幸福就多一分。”杨仕全感慨地说,把群众当亲人,干群才会心连心,看着乡亲们安家落户日子越过越红火,我就觉得没有白付出,值得!
“一群人、一起拼、一定赢”
崭新的楼房、整洁的街道、美丽的学校、配套齐全的医院、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中心、管理规范的农贸市场……走进贵州各地的移民安置区,欣欣向荣的景象扑面而来。
什么是幸福?在纳雍县珙桐街道白水河社区扶贫车间劳作的黄小群有自己的理解,她说:“我们家里两姊妹,没上过学,就希望能够好好上班挣钱,让孩子们读好书,不再受苦受穷。”
扶贫车间的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一群人、一起拼、一定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搬迁群众要住得下去就要靠稳定就业,务工是主要出路,要实实在在做好就业工作,不能搞形式主义。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188万父老乡亲摆脱大山的羁绊,把安居乐业梦想扎根在城市新家园,美好生活的热望,正在各地党委政府的精心呵护下拔节生长。
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组织各个社区的干部,通过摸清底数、建立台账的方式,迅速排查辖区内返乡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其他富余劳动力的底数,逐人逐项摸排清楚劳动力务工意愿,建立转移就业人员意向台账。
“多亏了我们社区的干部,他们到我家里来宣传,说这边招工,我觉得条件还可以,就来这里上班了。”去年搬迁到柏杨林街道安置点的李春梅说,按照签订的用工合同,试用期一个月都可以拿到2100元,她觉得十分满意。
黔西南州把“新市民”返岗就业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分区分级防控疫情,点对点“保姆式”服务,有序组织跨区域返岗,多举措托底保障,优先助“新市民”就业,全力打赢“就业保卫战”,全州已通过多种渠道促进近20万人返岗就业。
“疫情不担心,没班上才可怕。”兴义市洒金街道栗坪社区“新市民”蒋兰在一家箱包扶贫车间找到了工作,每月工资25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小孩,现在上班一周多了,心里也慢慢踏实了。
李春梅、蒋兰的心态变化过程是大多数“新市民”的一个写照。随着全省各地扶贫车间陆续复工复产,越来越多“新市民”解除了后顾之忧。
“老家的小学没有这里宽,没有这里好,这里有图书还有地球仪,我们都喜欢这里。”在纳雍县珙桐街道白水河社区内,就读于实验二小二班的李玉媛带着弟弟李玉轩来到社区的智慧图书室学习,母亲向敏就在隔壁的扶贫车间缝制女装。七八个从未见过地球仪长什么样子的孩子,很认真地捧着寻找北京,寻找自己的家乡纳雍。
信心,在感恩中凝聚;希望,在奋进中升腾。“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历史的脚步一路跋山涉水,易地扶贫搬迁的闪亮答卷正在沧海横流中光荣地经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这份气壮山河的答卷正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注解,既铭刻现在,也承载未来。(记者 冉斌 马刚 李凯)
[责任编辑: 刘昌馀 栾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