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农民变市民 生活甜蜜蜜
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从大山走进城镇
农民变市民 生活甜蜜蜜
“这是我们社区的‘四点半课堂’,苗语老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苗语;这是我们的乡愁馆,里面有很多苗族特色老物件,走,进去看看……”
深冬,松桃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团山社区的搬迁户杨绍兵照常拿起“装备”,熟练地开启抖音直播。天气渐冷,却丝毫不影响他分享新社区新生活的热情。
去年12月,为了增加就业渠道,探索就业新模式,激发搬迁群众创业就业积极性,团山社区开设网络视频技能培训,成功带动70多名搬迁群众变身网络新主播。不到一个月,杨绍兵很快掌握拍摄技巧,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发布数百个视频,不仅粉丝有了数千名,他还注册了自己的网络商店。
“我以前在外打工,搬到新社区,有很多就业机会,就不出去了。现在我想通过网络把我们的特产销售出去。”对于网店的前景杨绍兵信心满满。
对新生活充满热情的还有“四点半课堂”里的苗语老师龙秀海。
56岁的龙秀海曾是盘石镇寸老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守着漏雨的木房子,照顾残疾的儿子和残障的老伴儿,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2019年,从盘石镇搬迁到团山社区,龙秀海的日子便不一样了。除了照顾家人,空闲时,龙秀海喜欢在社区广场教孩子们说苗语、讲苗族故事。经社区协调,龙秀海成了“四点半课堂”的苗语老师,每周集中教授辅导苗语。“当了大半辈子农民,不仅住进了新房子,没想到我还能当老师。”
从山头到城头,从打工人到网络主播,从深山农民到课堂老师,搬迁群众身份转变带来的幸福感,源于易地搬迁“贵州战法”的经验探索。
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为打破“崇山复岭,鸟道羊肠,舟车不通,地狭民贫”的千年困境,“十三五”期间,贵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创新“六个坚持”和“五个体系”举措,让192万人走出深山,从农民变身新市民,拥抱甜蜜新生活。
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晴隆县三宝乡的陈勇慧不再守着瘦得“发苦”的土地饿肚子,与3000余户1.47万余名搬迁群众一起搬进阿妹戚托国家3A级旅游扶贫示范小镇,住上特色“别墅”安置房。在社区帮扶下成功创业,她和丈夫开办民族服饰店,靠“指尖经济”成为社区致富带头人。孩子上学便利,家人就医便捷,住房美丽整洁……陈勇慧说:“我们的幸福正当时!”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用好、盘活大量汇聚城镇的新市民劳动力,是高质量抓好后续扶持工作中的首要任务,也是壮大县域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在后续扶持中,贵州把就业放在最突出位置,继续通过引进企业、开设扶贫车间、培育市场主体、激励创业机制、引导输出就业等综合措施,实现新市民改穷业,稳增收。目前,全省已促进搬迁劳动力88.64万人实现就业,有劳动力搬迁家庭户均就业2人以上。
搬迁群众到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贵州全力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体系和党的基层组织五个“全覆盖”。目前,全省842个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五个体系”建设推进成效明显,农民变市民,实现就近就业就学就医,融入城镇新生活。
年关将近,织金县惠泽社区“新市民·追梦桥”文艺宣传队队长张艳,一得空便忙着带领舞蹈队编排练习新的贺岁节目。
从上坪寨乡双明村搬到新社区,一向喜欢跳舞的张艳,时常一个人拉着音响在广场上跳舞。经社区协调,张艳加入了社区文艺宣传队并当上了50多人的舞蹈队队长。两年来,张艳的队伍承包了社区各项演出活动。“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工厂上班,还能和邻居们上台表演,不仅增进队员间的情感,也让我们成了社区‘明星’,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武陵山下,唱苗歌、打花鼓……在松桃,新市民安居乐业与民族传承深度融合正在上演。因地制宜,将“新市民·追梦桥”品牌与苗族文化传承结合,松桃创新“五个体系”举措,着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为全县14492户68382名搬迁群众转观念、变身份,注入强大动能。
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已全面进入后续扶持的新阶段,贵州将“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与时俱进深化“五个体系”建设,加快搬迁群众市民化转化,促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入,开启新市民宜居宜业新篇章。(记者 吴采丽)
[责任编辑: 吴雨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