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校园电信市场治理显成效

08.10.2014  14:14

      针对近年来贵州校园电信市场存在的问题,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制定行业规范,搭建行业自律平台,多措并举治理校园电信市场秩序,取得了良好成效。

制定行业规范,规范经营行为。为规范企业校园电信市场经营行为,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制定了行业刚性要求,针对突出问题,提出了五条禁令,即“不准垄断排他”、“不准寄卡”、“不准捆绑”、“不准收机收卡”、“不准强捆校园一卡通”。     

搭建自律平台,共理共治。为维护校园电信市场的正常秩序和行业共同利益,提倡公平、合理、有序竞争,确保通信畅通和电信市场健康发展,贵州省通信管理局按照“早计划、早应对”的原则,自2014年6月起即开始组织各通信运营企业负责人参与的多轮沟通协商会,共同讨论治理管控措施。各通信运营企业省公司签订了《贵州省校园电信市场自律公约》,提出“不进行拦截营销”、“同进同出、同营同销”、“不赠送礼品”、“不赠送高额话费”等十项自律条款,共同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在各通信运营企业省公司签订自律公约后,多个市(州)通信运营企业积极响应,以省级自律公约为基础,进一步细化营销细则,取得了良好效果。

抓重点区域治理、树典型示范。针对高校集中的贵阳和遵义重点区域,提前通过组织召开现场会议,将行业要求、自律公约和治理措施宣贯到一线员工。并就往年矛盾较集中、问题较突出的市(州),贵州省通信管理局派专人到现场督查,推广其它市(州)成功经验。、

畅通举报渠道,加大巡查力度。为维护校园电信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贵州省通信管理局设置专人24小时接收校园电信市场专项举报。同时,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在高校开学集中阶段组成多个巡查组,对全省各市(州)高校进行了现场巡查,对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督促企业进行现场整改,响应速度和效率明显提升。一些市(州)通信运营企业还成立了企业联合检查组,及时处理违约、违规行为,收到了良好效果。

今年,省内绝大多数市(州)通信运营企业按照行业规范和自律公约规定在校园市场开展自律营销,不搞变相赞助、不过度捐赠、不搞拦截迎新,校园营销现场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