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试验区成立30周年 跳出“恶性循环怪圈”
(改革开放40年)贵州毕节试验区成立30周年 跳出“恶性循环怪圈”
中新社贵州毕节6月18日电 题:贵州毕节试验区成立30周年跳出“恶性循环怪圈”
作者 周娴 冷桂玉 石小杰 赵万江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毕节试验区“摸着石头过河”,趟出一条喀斯特贫困山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路,探索出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的新经验。
毕节,曾因生态恶劣、人口膨胀而陷入“越贫越垦,越垦越贫”的恶性循环,被联合国有关机构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
地处云贵高原、平均海拔2300米的赫章县海雀村是一只饿得瘦骨嶙峋的“海雀”。彼时,“高山大梁子,洋芋苦荞过日子,想吃一顿白米饭,要等婆娘坐月子”成为海雀村真实写照,大小山坡都成了光秃秃的“和尚坡”,石头越长越高,土地越种越薄。海雀村农民人均占有粮食98公斤,人均纯收入仅为87元(人民币,下同),森林覆盖率不足5%。
1988年,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毕节成为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毕节试验区结合坡高谷深的地理条件,探索出了“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植绿肥铺毯子、山下发展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的“五子登科”经验。
海雀村的改变从种树开始。从1987年冬天起,时任村支书文朝荣带领村民将村里30多个“和尚坡”变成了“林海”。生态改善后,如今的海雀村种上李子、红豆杉、苹果等经济林木,总种植面积达3800亩。据估计,海雀这片森林经济价值在4000万元以上,生态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据毕节市环境保护局数据显示:毕节试验区成立时当地森林覆盖率为14.94%,如今已上升为52.81%。
毕节市委书记周建琨接受媒体采访表示,30年来,统一战线始终与试验区风雨同舟、同心攻坚,毕节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专家顾问组发挥人才智力优势,进深山、走村寨,入农户、问疾苦,多种方式支持试验区建设。毕节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多党合作、同心共建”新路。
在赫章县结构彝族苗族乡,全乡上下“多党合作、同心共建”,一个个项目落地实施。
“你看那边种的300亩瓜蒌,这边1280亩覆盆子。依托中药材特色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是我们结构乡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结构乡党委书记肖涌说。
2016年底,结构乡被毕节市委确定为“大统战推动大扶贫”示范乡,联引中央、省、市、县统战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毕节市委统战部和市级民主党派组织分别结对帮扶结构乡8个村。
记者走访发现,该乡的产业基地都立有一块标着民革、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等民主党派帮扶基地的牌子。
依托各级统一战线帮扶项目的实施,该乡形成了一批以中药材、畜牧业以及食用菌产业为主的特色支柱产业。截至2017年底,结构乡各行政村通过统一战线的帮扶实现增收,青江、大寨2个村整村脱贫。
“毕节试验区成立30年来,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但毕节仍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毕节将通过自身努力,借力各民主党派的倾情帮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周建琨信心满满地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