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京华时报】贵州民族村寨游“一冷一热”凸显民族文化保护之忧
刊于泰国《京华日报》
中新社贵阳10月8日电 (羲和)国庆黄金周,贵州民族旅游重点景区肇兴侗寨和西江千户苗寨持续火爆,景象空前。然而,与摩肩接踵的国内游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游客却持续走低、寥寥无几。
黄金周期间,享有“侗乡第一寨”盛誉的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和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热闹非凡,1至7日,肇兴侗寨接待游客19.24万人次,而西江千户苗寨接待游客达40.49万人次,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据黎平县旅游局统计,2009至2013年,肇兴侗寨接待游客从26.1万人次增至45.02万人次,年均增幅15.32%;旅游收入从5742万元增至3.15亿元人民币,年均增幅71.19%。
肇兴和西江国内游客越来越多的同时,外国游客却越来越少。10月1日,西江国内游客达1.2万人,但记者在景区六个小时只见到了5名外国游客。1至7日,西江外国游客为552人次,仅占游客总人数的0.07%。
10月6日,记者在肇兴侗寨见到的外国游客也屈指可数,据黎平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10月1日至6日,登记入住肇兴的外国游客36人,而去年同期的数据是90人。去年9月1日至30日,登记入住肇兴的外国游客481人,而今年同期只有180人。
来自伦敦、现已定居苏州的51岁的Stvart说,他是第一次来西江旅游,之前去过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在西江,苗族独特的原生态文化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但他不太喜欢喧嚣和嘈杂。来自加拿大的游客KevinMann说,肇兴侗寨非常独特,寨子静谧安然,村民淳朴善良,太美了。但一些过于商业化的开发破坏了这里原生态的美。
侗族著名学者、贵州民族大学教授、贵州侗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龙耀宏告诉记者,黔东南民族村寨外国游客越来越少的现象确实存在,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因为,随着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原生态民族文化元素有弱化甚至消失的趋势。
龙耀宏说,肇兴侗寨和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侗族、苗族原生态文化底蕴,侗族和苗族的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典型独特,保存较好。如何进一步做好两地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保持和彰显民族村寨旅游的独特性、差异性,以及如何进一步做好黔东南乃至贵州原生态少数名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保持和彰显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独特性、差异性,确实值得当地政府和决策者高度关注和重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