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海龙屯:“小土坡”咋就成了世界文化遗产
屹立时代之巅 凝炼贵州精神
创造奇迹彰显自信·海龙屯文化之魅
“算上今天的话,我已经在海龙屯工作了1091天。”3月31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在接受采访时,准确地说出这个数字。
申遗成功后的9个多月,海龙屯考古领队李飞和他的同事们,继续留在屯上简陋的工作站里,清理、比对、复原、研究从海龙屯上挖掘出来的文物。
“如果说艰苦的田野挖掘有发现实物的兴奋的话,那现在细碎的清理工作,则是要从文物中发现海龙屯更多文化信息和密码,考验的是我们的耐心、毅力和对考古的职业信仰。”李飞指着工作记录本上手绘的各种符型和图案说。
寂寞地发掘和偶尔的发现,是李飞近4年的生活写照。
海龙屯遗址,在贵州人众志成城的艰苦努力下,穿越历史风云重现雄姿,屹立时代之巅。
海龙屯遗址的成功申遗,是贵州各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与时间赛跑用意志比拼,在申遗路上抢跑出中国速度。这不仅是中国古老土司文明重见天日的文化胜利,也是一次贵州各级干部群众在真抓实干中,在对贵州历史文化资源深度发掘保护之下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定发展自信的实践过程。
贵州人排除万难共同创造奇迹
“海龙屯成功申遗,令我感动的是贵州各方把这项工程作为国家项目在推进,没有人讲条件,大家都在克服困难、想办法完成任务,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贵州各级政府、各行各业、普通群众的凝聚力,每个人都做出了无私的牺牲和贡献。”3月30日,全程参与和见证海龙屯申遗的国家文物局相关司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对记者说。
这位负责人在海龙屯申遗过程中,两次情急落泪。
为何海龙屯能进入国家申遗名单?她告诉记者,虽然海龙屯本身具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气象,但海龙屯较晚进入考古发掘,本体面积比较大,山高路险,这对保护修缮、展示利用等工程实施形成较大阻碍,石头、木材等物料需从山下运上去,不是一般困难,再加上路险多雨等种种客观因素导致进度比较慢,她当时情不自禁着急掉泪。“而贵州主动申遗的努力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建立了创新的工作机制,在饱满的状态之下高强度工作,没有人计较得失,全力投入,则给了我们比较大的信心。”
曾参与布达拉宫修缮的文保专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工程与规划所副所长查群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直说:“施工条件太艰苦,现在说起来都想哭。”
在2014年修缮的时候已经临近迎检,必须杜绝机械、马、骡子对遗址可能造成的破坏,只能靠人工运输。现场工人要克服险峻的环境, (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将所有检测系统和施工材料、木头钢管、瓦片一筐一筐地往上背,几十个人抬着十几米长的篷布上山,实在令人感动。对保护近乎严苛的查群也不忍心了。
在海龙屯难忘的经历,至今仍令查群动容。驻扎海龙屯时,当时的考古队领队李飞建议查群住在山上,避免每天上山下山太过劳累。但负责修缮工作的古建工程公司负责人则告诉查群,考古队在山上工作十分繁重,且生活条件艰苦,不宜再为他们增添麻烦,还是由古建公司的人来照顾她更好。
“为了把最大的历史信息留下来,贵州人排除万难把保护棚搭起来,现场的每一个人,无论来自哪里,都能为了同一个目标相互协作和体谅,共同创造奇迹,贵州的申遗时间比较短,但没有人因为时间短而产生偷工减料加快进度的想法。”查群说。
的确,就是贵州人这种真抓实干的精神,让不可能变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