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涌起植树潮 绿色演绎人·树·情 

14.03.2016  10:49

 威宁青年植树忙

黎平儿童爱种树

阳春三月,桃李竞芬芳,古树吐新芽,把山川装点得格外美丽。

看,山头,河边,屋前,人们运苗、提水,挥锹、培土……他们种下的是同心树、摇钱树。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贵州四大班子领导上山植树,率领广大干部群众开启新一年的绿色征程。

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推动“生态美,百姓富”,贵州涌起植树潮,贵州人与树结下不解情缘。

1 春光早 植树好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思南县合朋溪镇院子村,300余群众挥锹、培土义务植树2000多株,披上绿装的荒坡又重现生机。

去年起,我们就把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作为镇里的植树节。”镇党委书记廖永生说。

其实,自去年以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已成为贵州省事实上的植树节,比全国植树节早了一个月左右。

为啥贵州的植树节要提前呢?

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植树节提前,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指示的生动实践。

两年前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的审议时,嘱咐贵州各族干部群众要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

两年来,贵州认真贯彻指示精神,不仅划定了9条林业生态红线、开展了“六个严禁”林业执法专项行动,开展“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省四大班子领导更是带头义务植树,掀起了全民造林绿化新高潮。去年,贵州共营造林431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50%。

植树节提前,是为了适应贵州早春气候。贵州处在南方,春天来得相对较早,在新芽未发之前植树,有利于苗木成活。

因此,贵州不少地方,在全国植树节到来之前,早早就组织起植树活动。

2月5日,思南三桥西桥头荒山,“嘿砸、嘿咂”的号子声不绝于耳,有的抬苗,有的扶树,有的填土,有的剪枝。

当天,该县农牧局、林业局、水利局等单位300多名干部,义务植树338棵。 

植树节提前,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参与。

3月中上旬,植树节正值全国两会召开,贵州的主要领导干部和代表、委员往往无法亲临山头种树。

植树节提前,领导干部都能参与,以身作则提升全民义务植树、爱绿护绿意识。

为了建设富美贵州,贵州提出“十三五”期间,全省森林覆盖率要从目前的50%提升至60%,意味着今后5年,每年要新增两个百分点,与西部大开发以来每年新增一个百分点相比,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除了土地调规、投入加大外,关键是要树立全民生态建设意识,引领干群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植树造林中来。

近年来,由于林改让广大林农得到实惠,贵州民间自发的植树造林活动开展得更早。

1月26日,记者在榕江县忠诚镇苗木市场上看到,不仅传统的杉树、杨梅、李子、枇杷等树苗热销,红豆杉、桂花等绿化苗木行情也悄然向好。

随着国家林权制度改革和造林补助政策的实施,植树造林积极性一向很高的榕江县,外出务工青壮年多提前返乡植树,以致当地苗木市场日益红火。

2 种幸福 栽乡愁  

人勤春来早,种绿正当时。2月19日,安顺市平坝区夏云镇小河湾村,出席第四届“天下贵州人”活动的60余名黔人贵友不畏春寒,锄地、刨土、浇水,种下了一颗颗李树和梨树,种下幸福,栽下乡愁。

义务植树活动能有效搭建起黔人贵友与家乡的友谊桥梁,留住心中最美乡愁。”平坝区区委书记芦忠于说。

随着义务植树活动的深入开展,特别是省主要领导干部的亲身垂范,贵州社会各界建设和保护生态的意识已显著提高,已变过去“要我植树”为“我要植树”。

节后刚上班,省平安保险公司就发出义务植树倡议,报名人数超过2000人。

我省一些地方还借义务植树推动城镇、通道、乡村的绿化。

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思南将全民义务植树点规划在县城环城干道的建筑弃渣场和各乡镇的荒坡地,全面推开全县城区空地及裸露山体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展开“见缝插绿”行动。

2月14日,思南县组织上万名干部职工集中开展义务植树。在县城凉水沟弃土场主会场,3000多人栽植桂花大苗1300多株,全县共栽植柏树、楠木等各类苗木50万株。

今年是贵州深入开展“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二个年头。

而今年的植树节与西方的情人节重合,很多年轻人主动参与,就是想与心爱的人共同植下“同心树”、造片“同心林”,过一个有意义的情人节。

过去,我省的义务植树群体主要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学生,如今,广大企业也主动参与进来,且力度很大。

黔西南州信用社职工来到义龙试验区万屯镇阿红村黔西南州农信公益林基地,与当地群众一道补种经济林树苗。

年前,该社向职工发出义务植树倡议书,得到职工积极响应,自愿捐款98.19万余元,用来启动公益林项目建设,目前,已种下4万多株果树。

据介绍,该社计划3年投入300万元,围绕公益林基地修建步道、观景亭等设施,助力乡村生态游发展。

2月14日,贵州各地近10万名干部群众齐力拨动绿色琴弦,以宜林荒山荒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石漠化综合治理为重点,齐心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截至3月5日,全省共有549.24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栽植树苗2663.2万株。

十二五”期间,全省6392万人次义务植树3亿余株。

3 “摇钱树” 满山坡  

我们准备人工栽培葵花松,做成葵花松盆景提高群众收入。”务川自治县黄都镇党委书记陈波告诉记者,黄都镇森林覆盖率达65%,有3万亩自然生长的葵花松,是贵州最大的葵花松采种基地。

为实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生态建设目标,贵州在引导群众义务植树造林过程中,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推动苗木、核桃、水果等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力争把荒山秃岭建成群众的“绿色银行”。

镇宁自治县林业局在完成造林绿化任务的同时,引导村民大规模种植经果林,目前,该县共计种植经济林8万余亩。

该县六马镇板乐村村民尹华芬种植60余亩李子树,每年收入10多万元。

在六马镇,像尹华芬这样的种植大户有10余家。

近年来,贵州坚持把兴林富民作为林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如今,赤水竹产业、乌当花卉苗木产业、关岭火龙果和花椒产业、湄潭、凤冈和都匀茶产业、玉屏油茶产业、大方天麻产业、龙里刺梨产业等特色林业产业迅速崛起。

我省各地在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中,除了在荒山荒坡种下生态树、产业树,还重点围绕城镇绿化、旅游景区绿化需要,厚植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10多年来,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结合景区绿化、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累计投入林业建设资金2.3亿元植树造林,景区森林覆盖率已从本世纪初的30%提升到50%,如今已很难看到岩石裸露的山头。

凭借青山绿水的生态优势,贵州旅游产业近年来异军突起。山水一体的黄果树瀑布,遵义市的赤水桫椤、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及黔东南州的雷公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国内生态旅游胜地。

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了林业特色产业和旅游业,贵州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去年,贵州林业产值超过800亿元。

4 严要求 精种树 

2月14日,在思南县义务植树活动启动会上,县领导要求参与植树的群众严格按照要求植树,并各自负责或委托专人日常管护,以提升义务造林成活率,从而杜绝“连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

该县还将于10月验收植树成活率,把此次植树活动纳入年终目标考核管理。

为助推“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取得实效,我省各地从苗木购置、栽种技术、日常管护等方面对义务植树活动作了严格规定,以确保义务植树活动取得实际成效。

今年,黄平县林业局对春季义务植树造林用苗进行全面认真检疫,坚决杜绝带病苗木和不合格苗木上山造林。

据统计,该县共检疫桂花、栾树、柳树、银杏、大叶女贞、紫薇、雪松、红叶石楠、常春藤、迎春花等苗木3.42万株,从而确保黄平新州至旧州主干道公路两侧的义务植树绿化取得成功。

天柱县则以义务植树为契机,加快城郊环城林带建设,把“绿”与“”结合起来,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确保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把“”与“”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春季植树造林活动,并履行好管护责任,做到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成一片;把“”与“”结合起来,通过植纪念树、树木冠名、认建认养等多种形式,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主动性。

5 绿幽幽 情悠悠 

对锦屏县敦寨镇造林大户龙安炎来说,冬春又是他最舒心的日子,因为他的山林又将新增不少苗木。

走进锦屏县敦寨镇九南村半溪组龙安炎的“”,说是家,其实是拆迁剩下的地基上搭起的一个棚子。

但是,在这个“”的前前后后却种满了树,满山满岭一片绿幽幽。

冬春季节林区气温迅速回升,是龙安炎最忙、最充实的时期,他既要造林,还要防范森林火灾。

前年,因建设响水坝灌溉工程,九南村半溪组的群众都陆续搬离了,只剩下龙安炎还留守在原地。当初乡邻都劝他一起搬离:“你聪明又勤快,哪里养不活嘛。

可他却说:“山水有情,我舍不得自己种下的这些树,树林里山好、水好、空气好。

1月26日,有亮司村的车过路,拉杉木过此场;1月27日,有半江龙和文、龙树文等人到我场打蕨菜……

翻开龙安炎的防火日记,里面详细地记录着新联林场至半坡公路行人和过路车辆以及在山上看到的人。

乡亲们走后,龙安炎坚持写防火日记,说是为了提高警醒,“森林最怕的就是火灾,一烧几十年的林就没了。

正是因为他对林场有感情,倍加珍惜,故他的林子从未发生过火情。

自1989年开始以来,龙安炎已植树造林1500亩。他20多年的坚守是因为曾吃下的一个“哑巴亏”。

1983年,锦屏县山林三定政策在全县铺开,分山到户的群众造林热情高涨。19岁的龙安炎开始与别人承包造林劳务。

1989年,龙安炎承包本镇亮司村110亩的造林劳务,却只讨得800元工钱,他把家里的猪、粮卖了才付清工人工资。

吃了亏的龙安炎立誓不再为别人打工造林,决定自己承包荒山造林。

1993年,龙安炎承包荒山987亩,次年造林122亩,成为当时全县最大的造林个体户和县造林模范。

但是,当时国家造林补助低,龙安炎却因大面积造林成了“负翁”。为了还债,龙安炎告别妻儿,远到唐山、乌鲁木齐等地打工。他时常挂念着山上的树,多次寄钱回家,让妻子请人帮忙抚育。

1998年春节过后,龙安炎又返回乌鲁木齐打工,一路上,西北的荒凉让他更加意识到造林的重要性。

2008年,怀揣打工12年攒下的36万元,龙安炎回到了家乡。

见到当年栽的树已窜得老高,龙安炎心生喜悦,植树造林的热情又熊熊燃烧起来。

当年11月,龙安炎把全部家当投进了老本行——开荒造林。

每天,天刚麻麻亮,龙安炎就骑上摩托车进山,天擦黑才回家。

就这样,夏抚育林木,冬春植树造林,龙安炎和妻子每天与山为伴,与树为伍。

为让更多荒山披上绿装,龙安炎试着与农户合股经营。即农户出荒山,造林收益按20%或30%的股份分红;自己负责种植、抚育及管护,占70%或80%分红。

合股造林的模式解决了造林用地问题,还让乡亲看到增收致富的希望,很快他的林场达到1500亩。

造林是个“长线”产业,龙安炎的林场还没有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当地有人笑他傻,“把钱扔进了无底洞”。

自己栽的树就像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茁壮成长我就高兴。”他却觉得很值,当初的122亩林木,目前价值100多万元,可净赚60万元。

山头上,龙安炎又带领乡亲种下一片片幼林。“我会一直坚持造林,为子孙后代留一片绿色,直到我抡不动锄头为止。”52岁的龙安炎计划在国家造林项目的扶持下,造林2000亩以上,带领乡亲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脱贫致富。

■ 记者手记

我们的节日

我们家后面,是小区最大的花园,花园里头,有一棵小小的桂花树。

那是去年植树节那天,我们一家亲手种下的树。

今年植树节,小区又组织大家植树,花园里头又会增加一棵我和家人种的树。

年年种树,年年增绿。花园那头,是油盐柴米的城市烟火;花园这头,是花红柳绿的田园美景……

天长日久,种下的树渐渐增多、渐渐长大,春有桃花,秋有桂香,更有绿色散芬芳。

推开窗就见它,一窗一树一人家,种心种情种时光。

这时光里,有家,有树,有树下的凉荫,有树叶的清香——每年种下的,就是这时光。(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