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信息与科学重点实验室 大数据平台运用“接地气”
贵州省信息与科学重点实验室
大数据平台运用“接地气”
“贵州省的高速公路出入口的收费标准,都由贵州省信息与科学重点实验室进行测算制定,数据采集、数据计算、实验室的研究都是依托计算机来进行。”走进贵州师范大学的贵州省信息与科学重点实验室,一排排计算机、电子扫描仪等电子设备正高速运转着。
“高速公路计费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志杰告诉记者,我省高速公路计费原则为最低费额路径收费,最短路径拆分,计算出正确的费额公式后,根据公式套入计算原则、计算条件、优惠政策等,才能得出两个结点之间正确的应收费额。
初期,制定贵州首条高等级公路——贵黄公路的费额标准,用手持计算器都能完成。但随着路网建设的网格化发展,人工计算已经无法完成。
每增加一条高速公路,都会与现有路网发生关系,从而改变原有的费额计算方式。截至2015年12月底,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2009年9月28日进行联网收费以来的1057公里增长至5128公里,收费站数量也由82个增长至379个。
一条新路并网,需要大量的数据计算。刘志杰说:“每次计算,将产生1亿多条数据量,生成数据报表超过5万页。
因此,改进算法,利用大数据平台提速增效,也是重点实验室重要的课题之一。
“贵州高速公路费额计算方式复杂的重要因素在于桥隧比例大。”刘志杰说,这就解释了起始相同的两条公路,收费标准却不尽相同的原因。“采用分布式计算等先进的计算方式,将原来耗时一周才能完成的计算,缩短至3个小时,有效保证高速公路新增路段的及时并网运营,也为18家业主经营单位拆分结算提供了按最低费额路径收费和最短路径拆分原则的标准数据。”刘志杰说。
该实验室还基于互联网的无纸化阅卷系统、贵州茶云数据平台、为贵州非遗提供数字化保护的逆向建模成套信息技术等。
“实验室成立11年,从成立之初,就定下了围绕贵州战略发展,服务贵州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刘志杰介绍,该重点实验室目前已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贵州省应用成果推广二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软件产品登记3项,申请专利6项。(记者 庞博)
[责任编辑: 刘昌馀 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