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公安厅交管局精准发力 “云端”领跑谱新篇
贵州交警云架构示意图
贵州交警云架构示意图
贵州交警重点车辆监控平台
现场指挥
一线交警加强路面管控。
网上预约审核
贵州交警APP上线,实现自助处理交通违法等多项便民服务。
驾驶员交规考试实行全方位实时远程监控。
文/通讯员 胡鸥 田强 本报记者 邹晨莹 图/刘垒
2015年9月22日,在贵阳召开的全国公安交警大数据支撑公路防控体系建设现场会上,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16个重点省份交警总队以及南京、济南、广州等6个重点城市交警支队的领导干部,观摩学习贵州交警运用大数据支撑实现交通安全监管“跨界共融、数据共享、责任共担、安全共治”的经验做法。会上,与会代表们感受到了一道全新的“风景”:曾经居于西南偏隅之地的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在大数据领域却呈现了亮眼的经验成果,使他们深感震撼,受益匪浅。
全国率先、顶层设计、乘“云”而上……一个个关键词不断描摹着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筹谋策划智慧交通的宏图。
大数据,云计算,乍听之下,似乎很难将这些词与传统的交通管理及服务联系起来。
殊不知,变化早已悄然而至。就拿龙里市民施先生收到的一条交通违法短信通知来说,他没有像以前一样急匆匆往交警队赶,而是掏出手机用“贵州交警”APP自助处理,仅用了六分钟就完成了“违法处理、罚款缴纳”的一条龙服务,免去了过去至少得花一小时往来于家与交警队之间的奔波之苦。
和施先生一样,当大家能够通过手机、电脑甚至是家中的高清机顶盒等终端,体会到“查询实时路况、缴纳违法罚款、参加满分驾照学习”等便利时,才惊觉云计算服务、大数据已在身边开花结果。
“我们在大数据应用上取得的成绩,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得益于深入贯彻省领导‘深入挖掘大数据的商业价值、管理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指示和‘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要求,得益于公安部交管局的正确指导,得益于省公安厅党委的坚强领导和部署,得益于贵州交警坚持问题导向、搞好顶层设计,找准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省公安厅党委委员、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健伍介绍,贵州省交警总队在成功搭建了贵州交警警务云之后,正积极着手“大数据交通管理”服务模式,以应用服务实战,以信息服务民生,以智慧交通引领平安交通、和谐交通、便民交通建设,在“云端”书写贵州交通管理工作的全新篇章。
跨界共融 创建打破数据壁垒的数据生态圈
每天,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的机房内,数百台服务器,正源源不断地接收着来自全省路网主要干道“天眼”采集的监控数据,来自“六合一平台”数据库的车、驾、管业务海量数据,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相关管理数据。
过去,人们并不知晓怎样利用海量数据资源,每当准备进一步深入应用时,却发现数据中心仅仅实现了数据的物理统一,数据之间单个独立,不相融合,未达到逻辑统一。
“不能迷信大数据和云服务,这些并不是万能的,如果没有业务应用的标准建立,如果没有缜密的数据框架设计,仅仅把杂乱、混沌的数据汇总后放到云平台上,同样会形成危险的数据‘堰塞湖’。” 贵州交警警务云建设项目小组达成了共识,在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的系统建设上应着重考虑数据层的逻辑整合,并着眼于数据的融合、管理及分析。
之后,以贵州交警主题业务应用为引领,在省公安厅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框架下,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吸取国内成熟的阿里云计算技术,采用华为的硬件,租用中国电信的机房和设备,搭建由619台服务器、46台网络交换机、12PB总存储组成的云计算平台。这就是全国交警系统最大的政务私有云——“贵州交警警务云”。
贵州交警警务云提供的资源池化、负载均衡、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在线运算和离线运算等各类云服务,破解了制约贵州交警信息化建设的“存不下、跑不动、用不好、不共享”四大难题。
依托云平台,贵州交警实现了对多维度、不同来源数据的关联和分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警种信息资源共享和大数据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服务保障。
首先,实现安全防控体系的数据共享。与治安、刑侦、反恐等警种共享公安信息资源和8万路“天网工程”信号,与交通部门共享贵州路网1万路视频监控信号等监控资源,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夯实了基础。
其次,实现安全监管体系的数据共享。与交通、安监部门共享全省900家客运、危化品运输重点企业,3.7万重点驾驶人和3.5万辆重点车辆,以及5.33万家客货运企业、62.7万名营运驾驶人数据,为加强重点企业和驾驶人源头管理夯实基础。
再有,实现公共服务体系的数据共享。与省保险行业协会共享全省15家保险公司进保数据和赔付数据,与省广电集团共享400万数字电视用户和120万高清互动电视用户资源,为大数据时代的便民服务夯实了基础。
最终,依托云平台搭建的大数据资源池,贵州交警实现对公安专业数据、政府各部门管理数据、公共服务机构业务数据、互联网数据这四大类数据的集成应用,形成汇聚信息资源的数据云。来自各行业、各部门的“条数据”在数据云上解构、交叉、融合,经过汇聚、清洗、整理,聚合成“块数据”,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据生态圈。警务云建设项目也因此荣获“2015云栖奖·最新创新先锋奖”和贵州省“2015年度省直目标考评创新奖”。
点面结合 立体管理“云端”创新路
过去,由于缺乏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能力,贵州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有90%以上的数据处于沉睡状态。
云平台建成后,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建立跨部门的复合型情报研判队伍,以公安部交管局“公安交管大数据分析研判平台”为载体,结合贵州实际,完善统计分析模块,通过传统Oracle数据库运算和云平台分布式计算“双轨运行”,对交通管理主要业务实现数据信息研判,“沙里淘金”,“定位‘病灶’”,推动研判预警、决策指挥与警务实战有效对接,在交通违法处理业务监管、推进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定点清除重点车辆安全隐患等方面,将高质量的研判情报推送至基层一线和相关部门,变数据优势为管理和决策优势。
有了成功的探索,省交警总队开始在“大数据交通管理”领域赢得主动,进一步利用云平台,精准锁定了重点驾驶人、动态交通违法和农村道路管理盲区。
依托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与安监、交通部门搭建的综合监管云平台的户籍管理、人脸识别、动态监控、轨迹跟踪、信息转递、违法抄告等功能,全省62.9万营运驾驶人,4341家租赁企业,3.5万辆租赁车辆,819家“两客一危”重点企业及所属3.7万重点驾驶人和3.5万辆重点车辆,全部被纳入监管视线。
在此基础上,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将监管云平台与集成指挥平台、路网监控平台有机结合,对旅游客车、营运客车、危化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每日回传的7000多万条GPS定位数据进行毫秒级运算,对“不按规定占用超车道”、“不按规定占用应急车道”、“超速”等重点违法行为和夜间违规运行的“红眼客车”实现精准预警和干预。2015年,贵州交警在全省高速公路利用执法站和服务区现场查处交通违法行为53.63万起,查处数同比增长62.5%,“红眼客车”预警率由年初的日均8.5辆降至目前的日均0.83辆。在全省“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128公里的情况下,高速公路上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交通事故仅发生3起,死亡11人,较大事故次数较上年减少11起,少死47人,同比分别下降78.6%和81%,创下贵州高速公路开通以来事故预防工作最好记录。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也因此荣获全国“互联网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公安改革创新奖,并被评为“2015年贵州省安全生产工作优秀单位”。
对农村交通安全重点区域监管也丝毫没有放松。针对农村道路安全基础薄弱、交通事故高发的实际,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自主研发农村道路交通社会化管理云平台,把信息触角延伸至占全省道路总里程93%的农村道路。
自该平台在全省推广以来,各地县、乡交管站利用该平台采集本地区“人、车、路、气候、节庆”等要素,以及跟场管理、交安宣传、红白喜事打招呼等工作数据859万条次,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21家成员单位间实现即时共享,厘清了各地党委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和各职能部门监管责任。数据统筹实现后,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利用离线大数据海量分析技术进行业务统筹,通过“扁平指挥、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倒查”,督促各级政府、交管站、劝导站和乡镇交通安全员、农村交通安全协管员主动作为,对各乡镇人和车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跟踪,确保监管职责落实到人,形成了“节点有人守、隐患有人治、赶场有人跟、节庆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这些做法,彻底改变了传统式、经验型的管理方式,体现了交通管理的精准发力,更进一步固化为服务公安交通管理中心工作大局的长效机制。
在省公安厅建立“以犯罪实时控制机制建设为抓手,以布警网格化、巡处一体化、指挥扁平化、处警规范化为特征的新型社会面警务运行机制”的契机下,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积极打造执法站为“点”,公路为“线”,圈上有点、以线环圈、块格融合的“圈、块、格、点、线”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充分发挥海量视频接入、图像分析识别、车轨智能分析技术优势,服务反恐维稳、侦查破案、毒品查缉、重大安保等工作,初步实现“交通执法信息与公安情报信息互动结合”、“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与社会治安防控互动结合”的目标。
向反恐、刑侦、禁毒等警种开放数据接口,开放查询权限,省交警总队协同作战,对涉毒、涉疆、涉案车辆进行预警布控和精确打击,成功处置各类涉路违法犯罪活动1293起,先后侦破部督目标特大毒品案、福建“8.29”绑架案、水城县“8.28”特大绑架案、安顺城区系列驾车抢夺案等105起大案,抓获犯罪嫌疑人97名,查获冰毒2154克、海洛因2114克、麻古800克、氯胺酮等各类毒品54公斤,助力公安机关提升了治安防控、反恐维稳、打击犯罪的整体效能。
“大数据交通管理”的全新交通管理模式需要最坚实的队伍基础,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从执法规范化、系统考核、“三严三实”教育等方面入手,一步一步强化队伍自身建设。为提高执法公信力,建立了执法记录仪管理平台,形成了“一人一档、上云存储、执法回溯”的个人执法诚信档案,做到了执法行为“件件有数据,事事有记录”;为催生队伍内生动力,搭建省、市、县三级一网考平台,生成核心指标,做到数据从系统中来,考核通过系统实现;为督促党员领导干部更好地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把公安交警系统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一并纳入“三级一网考”平台管理,通过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五个维度指标进行采集、测算和评分,彻底解决领导干部“怕出事、不干事、不管事、耽误事”的问题。
精细周到 提升服务效能惠民生
2015年9月18日上午9时,天空飘着细雨,此时的贵阳正处于交通早高峰期,道路上的车流量仍然很大。在临近贵州师范大学的路口处,一辆出租车忽然停在了正在执勤的贵阳市公安交管局云岩分局一中队副队长马钰面前,“车上有孕妇马上要生产了,要赶紧送往市妇幼保健院。”出租车师傅指着车上的孕妇向马钰求助。
了解情况后,马钰赶紧向分局指挥中心汇报。中心接到汇报的同时,民警在分局指挥中心大屏上调取了高位摄像头,360度查看师大至市妇幼保健院的几条路段交通压力情况,通过数据分析迅速为他们确定了车流量相对较少的路线。
接下来,中心从定位系统上找到各路口最近民警,给民警下达放行指令。从师大到医院,一共6个路口,出租车在马钰带领下仅仅用了3分钟时间就到达目的地,孕妇得到及时救治。“以前,在相同的时间和路段,走同样的距离,至少要十分钟以上。”马钰这样说。
这一幕,不过是贵州交警通过大数据和云平台打造便民交通,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的缩影。
在创新大数据服务百姓民生举措方面,贵州交警将“互联网 ”思维嫁接到交通管理服务中,以“贵州交警”APP、互联网、微信、广电网络四大电子政务平台为载体,构建起全天候、全方位、无缝隙的“互联网服务”体系,将传统的车驾管、违法处理、事故处理等窗口服务变为线上服务,让群众利用手机客户端、电脑甚至高清电视机顶盒,就可办理交通违法自助处理、交通事故快处快赔、驾考预约、车检预约、自主学习等七大类二十六项交通管理业务。
“贵州交警”APP上线后,四个月内用户突破30万人。群众利用APP查询违法等信息逾亿次,安全学习答题150万条次,自主处理违法10万条次,自主处理轻微事故2000余起,办理驾考预约19万次,办理驾考、车检预约25万次,缴纳罚款3万笔。
“业务办理总量相当于增设了5个违法处理窗口、12个车管业务办理窗口,增加了30名交管业务办理人员和5名事故处理警员,群众办理一笔违法处理业务的平均时间从过去的一小时缩减到现在的六分钟。”王健伍说,老百姓足不出户,手指轻点,就可办理多项业务,这些举措在实现了警力无增长改善的同时,让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贵州交警与贵州广电传媒集团共建的“贵州交警”高清互动电视平台,以电视机和高清互动机顶盒为载体,将服务窗口搬进了全省120万高清互动电视用户家里,成为全国首家“百万家庭交管互动服务窗口”。
同时,贵州交警还在大数据辅助下实时感知和预测公众需求热点,推出“移车提醒业务”等系列“微应用”,不断追求服务的精细化、个性化、人性化,以及用户体验的最优化。
此外,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还在“贵州交警”APP中增设违法举报模块,搭建“占用应急车道”等9类严重违法行为的有奖举报平台。违法举报模块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设计,使普通群众采集到的违法信息也完全符合违法取证的要求,延伸了交通管理监控的覆盖面,构建了全新的公共治理架构,开启了“全民共治交通秩序、全民共创和谐交通”的新格局。
有了“大数据交通管理”的精准发力,有了贵州交警的“云端”领跑,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人民更加满意的平安交通、和谐交通、便民交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