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科院科技助力威宁蔬菜产业发展
“秋老虎”在各地发威之际,威宁自治县却凉风习习。走进该县草海镇卯关村,翠绿的萝卜、白菜,一望无际,村民们忙着拔萝卜、清洗、装车,忙得不亦乐乎……
近年来,威宁利用海拔高、夏天气温低的“天然凉棚”发展夏秋冷凉蔬菜。2018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近90万亩,比2017年增加2.5万亩,产值38亿元。其中,白萝卜、大白菜、莲花白等“三白”播种面积超40万亩。蔬菜产业已成为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据威宁果树蔬菜工作站站长董恩省介绍,威宁自2002年发展冷凉蔬菜以来,省农科院等部门的科技服务,对产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精心选育品种。“黔白5号的成功培育,不仅延长了威宁白菜的采收期,还增加了一季春白菜。”董恩省说。春末至秋初,是白菜的淡季,威宁的“黔白”系列却长势正旺,可从5月起采收,可以收到9月份。
2008年的一场特大凝冻,威宁3000余亩白菜全被冻蔫,如同被煮过一般,省农科院蔬菜专家李桂莲带领科技人员在菜地里寻找,终于找到了10多株“活着”的黄秧白,李桂莲一行如获至宝,挖出来移栽,套袋、授粉,通过多年多代提纯复壮,培育出“黔白5号”,于2011年审定,因其高产、耐抽薹、口感好等优点,受到消费者喜爱,2012年便大面积推广种植。此后,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科研人员又陆续培育出“黔白8、9、10号”,受到种植户的广泛欢迎。
经过与国内外的10余品种同期播种比对,在包心结球紧实、抗病性、耐抽薹性、经济性状等指标,皆优于其他品种,“黔白”系列因此备受威宁人的喜爱。
此外,农科院园艺所还通过引种多个白萝卜品种,优选出产量高、品质佳的中萝一号、帝王春等在全县推广,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同时,针对威宁的气候、土壤等特点,选育甘蓝、青菜系列产品,目前已获推广或正在示范。经科学选育品种,白菜、萝卜、莲花白亩均产量分别达达8吨、6.5吨、7吨。
创新生产方式,提高产量。除对白菜、萝卜、甘蓝等开展相关的新品种引种鉴选外,省农科院园艺所不断探索种植方式,提高亩产量。
早熟密植栽培技术(白菜)、高效接茬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示范及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黔白9号”早熟密植栽培技术,采用6行畦栽培,地膜覆盖,宽窄行播种,利用滚筒打孔器定点破膜……
“‘321模式’(亩产值3万元、2万元、1万元)极大提高了亩产量和亩产值。”省农科院园艺所所长孟平红介绍。园艺所在威宁推广750亩“321”示范基地,通过“白菜(萝卜)——萝卜(白菜、甘蓝)——萝卜”的高效种植模式,在以前种植两季夏秋反季节蔬菜的基础上,增加春夏冷凉蔬菜,通过早熟密植、地膜覆盖等方式,一季早春蔬菜,每亩可增收5000元左右,一年三季蔬菜,亩均产值达2万元上下。
同时,省农科院园艺所蔬菜团队成员与县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多次到项目实施地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及指导,农民群众学到了蔬菜的科学种植技术,为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记者 罗石香 见习记者 曾霄 王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