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首届退休教师赴山区支教出征仪式举行
本报讯 昨日,贵州省首届退休教师赴山区支教出征仪式在筑举行,67名退休教师将分赴15个县的中小学支教1年。
据介绍,团省委自5月启动退休教师招募以来,全国各地1000余名退休教师积极报名,经过学科专业、健康状况等方面的严格筛选,最终选出67名退休教师赴我省基层开展支教志愿服务。
“这批教师年龄集中在60岁上下,考虑到身体原因最高不超过65岁,其中男性教师占三分之二的比例。从地域来看,八成以上是贵州本土教师,也有近10名省外教师,最远的一名志愿者来自黑龙江的佳木斯。”团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该负责人说,有点可惜的是,不少优秀且符合各项条件的人通过电话或亲自过来报名,但之后都被其子女劝阻了。“因此招募时,我们尽可能按照属地分配的原则,比如家是威宁县人,就安排在威宁县支教。”
据悉,支教期间,每位支教老师可领取每月1200元的生活、交通补贴,并统一解决人身保险和食宿保障。
启动仪式上,爱心企业贵州省宏立城公益基金会捐赠3000万元,资金将全部用于公益项目,按每个县200万元的标准用于开阳、石阡、威宁、麻江、黎平、息烽、凤冈、思南、册亨、望谟、长顺、水城、从江、镇宁、兴仁等15个县的扶贫公益类项目的实施和支教老师的生活补助。(本报记者 熊承浩)
相关链接
七旬外交官 山区支教近10年
2005年,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和妻子孙丽娜来到贵州山区支教,一晃已过9年。他们的事迹感染了很多人,也直接促成“贵州退休教师赴山区支教”公益项目的诞生。
朱敏才年轻时曾做过中国驻外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他和妻子孙丽娜曾在尼泊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等国家生活了17年。2005年,二人退休,在北京享受天伦之乐。一天,孙丽娜突然问丈夫:“听说贵州山区很多孩子没书读,我们去支教吧。”“好,你去哪儿,我就跟到哪儿。”朱敏才说。
9年来,夫妻二人先后在望谟、水城、花溪孟关、遵义县等地支教,教孩子们英语。自从支教后,朱敏才已经9年没有回过北京的家了,他们教过的学生数不胜数。
受朱敏才夫妇事迹的感染,今年5月,团省委启动退休教师山区支教公益项目,首届招募到67名退休教师分赴15个县支教。据悉,该公益项目将常态化发展,今后在每年5、6月招募一次。(熊承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