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总决赛获奖作品
9月24日,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在贵安新区隆重开幕。世界名师汇聚、国际名品荟萃、行业名企云集,这是多彩贵州的宝贵机会,更是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的大好展示平台。
作为本届博览会的重要内容,我省在全省范围举行“民族民间工艺品设计大赛”、“能工巧匠选拔大赛”、“妇女特色手工技能大赛”、“书画大赛”。经过各市(州)、贵安新区分赛区初赛选拔,全省共有314件设计作品、278名能工巧匠、108名刺绣选手、304件书画作品跻身全省总决赛参赛、参评。
省组委会创新比赛评审方式,将民族民间工艺品设计大赛参赛类别分为设计作品、包装作品、定向作品三个类别,能工巧匠选拔赛分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每组下设银器类、蜡染蜡画类、雕塑类、综合类四个参赛类别进行。共评选出设计大赛获奖作品27件、能工巧匠(青年组、中老年组)50名、妇女特色手工获奖选手38名,书法绘画获奖作品48件。
怀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能工巧匠、书画作者同场竞技,充分展示了贵州民族文化薪火相传、锐意创新的丰硕成果。
栩栩如生的雕塑、独具特色的刺绣、绚丽多彩的陶瓷、淳朴厚重的蜡染蜡画、琳琅满目的银器……件件都是精湛绝伦的工艺精品。
精美作品的创作者既有上至花甲的老人,又有尚在读书的学生;既有职业工匠,又有留守妇女;既有传承艺人,也有民间技艺能手,人人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
从连续9年举办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到升级举办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有力促进了我省文化和经济共融发展,激发全省各民族群众的创业激情和创新智慧,振奋了各族群众盼发展、求发展的精气神。如今,银饰、刺绣、剪纸等少数民族日常家居用品成为供不应求的工艺品和旅游商品,沉寂多时的蜡染、漆器、牙舟陶等传统工艺品焕发生机,一个个民间手工艺人和农村妇女成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小老板。
一幅多元和谐的文化画卷,正在贵州青山绿水中徐徐展开。多彩贵州因保护好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将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