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紫云:“舒心电”让村民不再吃夹生饭

17.05.2018  00:47

    新华网贵阳5月16日电(记者潘德鑫)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板当镇小寨关村贫困户伍成兵家门前堆放的两码劈柴,晾晒了半年多,也没派上用场。

    “原本为过冬准备的劈柴,除了熏腊肉烧了点儿,平时没咋用。”伍成兵告诉记者,放在往年,平时煮饭、烧水、取暖都靠火,两码柴根本不够烧。

    “电网改造后,电可以‘敞开’用,柴火基本用不着了。”伍成兵笑着说,“电磁炉、电饭煲、电视、电暖炉一起开,一点问题都没有”。

    近年来,在农村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改善等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像伍成兵这样的贫困户搬进了新房子,也添置了不少家用电器,但大多成了摆设,平时煮饭、烧水主要还是用柴。

    “以前觉得用电不如烧柴稳当。”伍成兵说:“用电饭锅煮饭,最起码要个把小时才能冒热气,2至3个小时才显示煮好了,但揭盖一看米饭往往还是夹生的。烧柴虽然麻烦但肯定能煮熟。

    当地有把苞谷粒磨成粉末用作牲口饲料的习惯,不少农家都购置了1000多元的小功率打米机。因电压不稳、不足,村民只能错开用电高峰期,晚上10点以后才能开始磨苞谷。

    “听着隔壁的机子停了,我才敢开机,不然就要跳闸了。”伍成兵说,用机子磨包谷不仅要等到半夜,还得排队磨。“要是没排上队,只能第二天用摩托车拉到7公里外的集镇上,200多斤苞谷,加工费和油钱就得20多块。

    “电压太低满足不了村里的用电需求。”南方电网贵州安顺供电局派驻小寨关村的第一书记李敬告诉记者,长期以来,伍成兵所在的后冲组和周边的四个村民小组共270多户,只有2台配电变压器,总容量只有100千伏安。“户均容量只有0.5千伏安,只够照明用。

    在伍成兵门口不远处,有“一新一旧”两根电线杆,旧的电线杆已经成了“光杆司令”,没有电线经过,过完年将被电网公司回收。新的那根比旧的稍高一点,是去年电网改造升级时新竖的。

    伍成兵能用上“舒心电”正是得益于国家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2017年底,后冲组及周边四个组的变压器由2台增加至5台,容量增加至500千伏安,户均容量增加了3倍,“270户同时开起1800瓦的电磁炉也不会断电”。以前杂乱无章的线路变得规整有序,入户电线也从细小的“裸线”变成了粗黑的绝缘线。

    “电足了,村子干净了,发展动力也强了。”紫云县扶贫局副局长栗林说,农网改造升级后,农户烧柴少了,家里的烟尘少了,用电更安全了,以前担心“电带不动”而不敢开的加工厂、小作坊明显变多了。

    “全县的行政村要在今年实现农网改造升级全覆盖。”紫云县供电局分管基建的副局长雍启松介绍,2017年已新建和改造线路1100余公里,新增配电变压器300多台,总容量超过4万千伏安。

    记者采访了解到,地处麻山腹地、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的紫云县是贵州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贵州最后一个告别“无电村”的县。今年的电网改造升级完成后,紫云有望成为贵州较早用上“充足电”的县。

[责任编辑: 栾小琳 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