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筑牢人民健康安全线
“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着眼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针对突出问题,就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作出整体谋划和系统部署,为我省进一步巩固战疫成果、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指明了方向。
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近年来,贵州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短板,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不断筑牢人民健康安全线,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保障。
科学防治 夺取战疫全面胜利
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
第一时间成立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
5月22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贵州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少波在发言中用15个“第一时间”介绍了贵州疫情防控举措。
15个“第一时间”既是贵州打赢疫情阻击战的硬核战法,也是贵州近年来不断夯实和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成果展示,更是贵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生命至上的有力见证。
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贵州以防字为要,治为手段,迅速构建起查、防、控、治、保、导“六位一体”防控体系,横到边、纵到底,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治”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有力保证。
从聘请钟南山院士为顾问,到全省迅疾抽调专家组建救治特战队;从四级远程医疗系统连线会诊,到在线开展医务人员培训……贵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
3月16日,全省本地病例在院治疗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实现“清零”,贵州战疫取得阶段性胜利。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战疫成果来之不易,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为此,贵州压实辖区、行业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责任,严格落实“六类重点人群”防控,筑牢防控铜墙铁壁。
从“健康码”到“云办公”,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从关闭景区到预约旅游……这些健康“新风尚”不仅可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减少公共卫生等领域的隐患,也有利于未来的社会治理。
“使用公筷、文明用餐、健康生活。”在贵阳市街头,类似这样的宣传语随处可见。
“您好!请戴好口罩。”市民上公交时,司机总不忘提醒乘客。
“勤洗手、多通风、减少聚集活动、不随地吐痰……”成了最时尚的话题。
……
在贵州,疫情带来了一场观念的变革,让人们的健康生活意识大为增强。
夯实基础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5月27日,记者走进位于贵医附院急诊科大楼的贵州省紧急救援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可以清晰看到救护车实时位置,每辆救护车均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
每辆救护车均配备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急救设备,还可以通过车载无线通话系统随时联系医院急诊室、急诊手术室、住院部病房做好急救准备,使患者进入医院立即就能接受治疗,极大地保证了“黄金一小时”,提高了急诊患者的救治质量。
这是贵州凭借不断完善的交通体系和迅速发展的大数据产业,加快构建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
今年3月初,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暨2020年度卫生健康工作视频会上,一份贵州公共卫生成绩单格外亮眼:
贵州成为全国第九个消除疟疾的省份;
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逐步完善,初步建成省级紧急医学救援指挥调度中心指挥大厅,不断丰富紧急医学救援手段;
妇幼健康工作成效明显,市州全部建成产前诊断中心,母婴安全稳中向好;
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3个、国家卫生乡镇83个。牵头开展11省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酒类)跟踪评价,积极推进铁皮石斛列入食药物质目录……
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贵州围绕“三年提升计划”、医疗卫生“五个全覆盖”、“五个全面建成”等重点改革,基层卫生院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不断夯实,这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基础。
4月24日,记者走进大方县达溪镇中心卫生院,花园式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设置齐全的医疗科室和先进的医疗设备,让群众看病有了保障。
疫情期间,大方县按照分级诊疗制度,将患者疏散至乡镇卫生院诊治,以缓解县医院患者过度集中的局面,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借助四级远程医疗全覆盖这张网,实现了新冠肺炎防治所涉及专科医生之间常态化远程协作、远程查房和远程病例教学,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了保证。
数据显示,疫情期间,远程会诊开展超2000余次,进行了100余次现场指导。
健全机制 补齐人才发展短板
“补齐公共卫生短板,需补齐人才短板,也需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5月24日,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疾病医院院长、贵州省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庹必光在北京通过“云连线”告诉记者。
庹必光说,贵州要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基层全科医生队伍的建设,更好地服务基层老百姓。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力推动“健康贵州”建设,出台系列政策推动优秀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贫困地区流动。
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例,贵州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月活动,鼓励县级医院优秀医生下基层,面向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等7类重点人群免费提供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让百姓实现在家门口就医。
“这几年多亏了张医生,经常上门为我看病,还为我建立了健康档案,现在我的身体好多了。”凯里市湾水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吴寿光说。
吴寿光口中的张医生名叫张秀梅,是签约的家庭医生。这段时间,她走村串户与村民拉家常,宣传健康扶贫惠民政策,指导村民科学用药及合理膳食。通过上门开展体温检测登记,进行消毒指导和科普宣传等方式,既履行了“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又为群众构筑了一道疫情防控守护屏障。
与此同时,贵州通过加强培养扩总量,向外引智求提升,加大吸引提质量,全力突破基层诊疗人才总量不足难题。
以麻江县为例,2017年,麻江县开始推行乡村医生“员额制”管理改革,将乡村医生参照事业单位人员进行管理,实施同工同酬管理,筑牢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网底。改革留住了百姓“健康守门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向外引智,提升内涵。“十三五”以来,在引才制度上,我省制定《贵州省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引才奖励实施办法》,实施“银龄计划”,首次发布《贵州省卫生健康人才发展白皮书》等,激励各级全面加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截至目前,“银龄计划”全省引才502人;临床医学订单定向医学生招生400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630人,“5+3”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招录1730人,“3+2”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招录188人,儿科转岗培训87人,培训乡村两级医务人员2.2万人次。
不仅如此,贵州还专门成立“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聘请钟南山院士为团长,37名院士为首席专家、350名专家为核心专家,通过智力援黔、技术援黔、学科援黔、科技援黔等方式,大力提升贵州医疗卫生技术水平。
系列政策的出台推动了优秀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贫困地区流动,为健全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记者 邱胜)
[责任编辑: 邓娴 栾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