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织牢织密“基本医疗保障网”
近年来,贵州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紧紧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部署推动“五个全覆盖”“三年提升计划”“五个全面建成”“百院大战”“健康扶贫专项治理”“冲刺90天 打赢歼灭战”“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决战健康扶贫攻坚系列行动”等一系列举措,着力破解基层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突出问题。
远程医疗延伸服务触角
24岁的帅兴莉怀孕1个多月时,被临床诊断为子宫瘢痕切口妊娠、重复性瘢痕子宫,在印江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
针对这一复杂病例,印江县人民医院通过远程会诊平台与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的医生进行会诊,讨论患者的治疗方案,最终患者得到了科学救治。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大出血,严重的话可能患者子宫有被切除的危险。”印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杨素蓉说,“远程医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让我们能及时向苏州的专家请求帮助。”
患者及时享受省内外优质医疗资源,这是贵州加强远程医疗建设的成果。
围绕“一网络、一平台、一枢纽”技术构架,贵州坚持“自建、自管、自用”原则,2016年至2018年,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将“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全覆盖”“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远程医疗全覆盖”列入“十件民生实事”和重点工程全力推进,率先在全国建成内连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疗机构、外接国家及发达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建设,贵州远程医疗创造了“三个率先”:
率先在全国出台远程医疗服务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明确责任认定办法、绩效分配比例和对口帮扶驻点时间计算办法;
率先在全国将远程医疗服务按照常规诊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率先在全国出台充分体现公益性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同时,贵州还推动远程医疗向村级和公立医院科室延伸,全力打通远程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形成了“乡镇检查、县级诊断”的诊疗模式。
家庭医生实现应签尽签
“你看你一断药,血压就升起来了,记住每天都要准时吃药。”在铜仁市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值班医生邹雨佳成了社区居民信赖的健康管家。
邹雨佳在旺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了两年多,除了固定的门诊,她还与周边的900多户家庭签约,成为这些居民的家庭医生,定期开展健康讲座,针对签约居民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健康管理服务。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们跟邹医生说身体不舒服,她都会马上赶来为我们诊疗,非常贴心。”旺家社区居民杨胜兰说。
2016年底,贵州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重点,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
家庭医生团队定期与签约群众面对面随访,每年开展一次健康体检,根据群众疾病发展情况,分工协作,持续开展健康监测和健康指导。在开展健康指导的同时,家庭医生还适时向群众宣传健康扶贫相关政策,让群众知晓并全面享受相关福利。家庭医生团队已逐渐成为困难群众健康的安全卫士,守护群众身体健康,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最新数据显示,贵州已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44.28万高血压患者、8.12万糖尿病患者、1.58万肺结核患者和7.2万严重精神障碍人群提供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了应签尽签、规范服务。
三重保障做到应治尽治
“这些年来,儿子生病所花的医疗费用高达28万元,经过医保报销下来,我们自己只花了很少一部分,很感谢国家的医保政策。”潘仁红说。
潘仁红是榕江县古州镇料里村马路边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08年,潘仁红的儿子查出患有血友病,一家人顿时犯了愁。
随着贵州省医疗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潘仁红家面临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2014年,潘仁红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贵州省进一步完善重大疾病救治政策,血友病纳入了救治范围;2016年,原新农合实现了省内跨市州异地就医即时结报;2019年5月,贵州出台医保扶贫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经过有效治疗,现在,潘仁红的儿子已经可以自行活动,正常到校上学。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贵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推进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狠抓各项重点工作落实。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仅2019年,贵州就有356万人次享受了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今年,贵州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从25种扩大到30种,全省已救治罹患大病农村贫困人口6.6万人,做到了应治尽治。
截至2020年5月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769.04万人,因异地参保、参加其他基本医保、参军、服刑、死亡等合理化原因未参保的14.51万人,实现当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应保尽保。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补偿受益共计730.99万人次,补偿资金共计24.72亿元,实现应报尽报。(记者 韦倩)
[责任编辑: 邓娴 栾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