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织金水西名楼:财神庙
大凡名城胜迹,无不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无论岁月怎样把昔日的繁华鼎盛一点点消磨殆尽,抑或是战火洗礼早已使前朝楼阁只剩得荒台废基,可我们总还是能从如烟往事中,寻觅到众多文人墨客留下的墨迹与屐痕,说不定还会听到从这砖隙瓦缝里传出的一些令人心旌摇荡的故事。
或许有的朋友对织金还不太了解。也难怪,它似乎被“捂”得太久太严太结实了些,更有种种传说的氤氲为它披上了层层神秘的袈裟。
织金是贵州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城内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优美。织金城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的,形如太极图,人称“莲叶浮城”。织金城被群山环绕,环城诸山层次分明。近城有东山、鱼山、大石岩、人影山、西灵山、茶山,山山俊秀玲珑。外围城东群峰耸立,城西众岭横亘,城南有“凤岭朝宗”发脉,城北有“墨峰耸秀”锁水。春来夏往,岭树葱茏,山色青青,山间云遮雾绕,宛如图画。城内一水南北穿流,将县城化为东西两半,而又以“贯城五桥”把东西两城连为一城。穿城河段天然石岸犬牙差互,沿岸绿树成荫,两岸井泉喷涌,回龙潭、小龙井、葡萄井、蔡家井、加上城郊的冒沙井、四方井、三潭、双潭、西瓜洞、黑鱼洞……大小108 处,把城池装扮为泉城。织金城里城外寺庙、庵观、楼阁等古建筑20余处,大多建成于清康熙年间,使织金城满享“古迹城”美誉。1991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坐落城中的水西明楼财神庙建筑形式独特,为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四层四重檐歇山青瓦顶,在国内独一无二,世界上只有日本大阪的天寿阁与其相似,被古建筑专家单士元誉为“古建筑瑰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织金的标志性建筑。
织金财神庙,矗立于城关镇新华南路东侧,始建于“改土归流”后的清康熙初年。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重建。据文献记载及口碑资料称,庙由彝族父女设计并施工。老父积劳成疾,工程尚未告竣,不幸与世长辞。女承父志,锲而不舍,终成大业。至今两百多年,依然坚固如初。
织金财神庙,平面呈凸字形,彝俗视为变化了的龙头形。虎为彝族图腾崇拜物。彝族自称“罗罗”,即为老虎之意。在彝胞心目中,黑虎地位最高,故织金财神庙以黑色为基调。该庙前后尺度不一。正面面阔7间,通面阔21.5米。背面面阔5间,通面阔15米。进深6间,通进深16米。底层屋面基本为庑殿顶,但后部两角又有所变化。二、三、四层屋面均为逐层内收的歇山顶。而二层后部屋面刻意拉长,使其与底层屋面相接,视为“老虎尾巴”。因此,从正面看显然是四层,从背面看似乎为三层,造成前高后低的视觉效果。而从侧面观察,形同一头坐虎,俨然“虎虎有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