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给优质耕地搬个家

29.07.2015  17:53

   破解占优补劣、占整补零、占近补远难题

   贵州给优质耕地搬个家

  起风了,黑云翻过山坡,摸到樱桃苗儿的枝丫。5月栽下的烤烟,叶子翻卷起来,像浪头,一波拱一波。贵州省安龙县平寨村村委会主任李富荣喊一声:“周荣林!”一老者从地垄间直起腰来,两下跳到大路上,搓一下手里的泥巴,将手径直伸向村主任后面一个身材敦实的男子:“刘局长,你又来啦,这项目我们喜欢,再多给我们点嘛!”

  周荣林恨这地,地里不长庄稼长石头。“1983年分到这9亩地,苞谷种子点下去,你猜能收多少?一亩200斤!”

  周荣林又爱这地,去年开春,县里搞西城区建设,工程车拉着从占用耕地上剥离下来的肥土一辆辆开到平寨,

  老周地里的土便一层层厚实起来,“再点下苞谷种子,你猜一亩收多少?800斤!”

  每次见到天天往项目上跑的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刘浩,老周都要往家里请。“现在土厚了,村里200多亩地都被老板承包去种樱桃、烤烟,一亩租金一年1000块,我们在这里干活,一天80块,开现钱。放在以前,谁看得上我们这地哟!”

  窥一县而见全省。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按照国家耕地质量15个自然等级标准,1—7等的上等、中上等耕地,全省没一亩;能算作优质耕地的652万亩均属于八九等,人均也仅0.16亩,稀缺程度堪比大城市商业中心地段。

  现实情况更令人担忧,随着贵州进入加快发展、后发追赶的战略机遇期,非农建设年均占用耕地20万亩以上,多为良田好土。“虽然土地开发补充的耕地实现了数量平衡,但质量难以保证。”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朱立军表示,保护耕地不仅要保数量红线,更要保质量红线。

  规划先行,非农建设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这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共识。但工业、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在所难免,能不能给优质耕地搬个家?揣着这样的想法,贵州从2012年起试点推广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作,即把适宜耕种的表层土壤剥离出来,用于耕地补充或中低产田的改造,不再把这些优质土壤像以往那样当土料用甚至直接废弃。

  为从根本上破解占优补劣、占整补零、占近补远的难题,贵州把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与用地审批结合起来,严把入口关。同时规定,土地出让金的20%用于剥离再利用;按每亩500元对利用耕作层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进行补助;土地整治项目优先安排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区域。

  迄今,贵州全省共剥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5.5万亩,剥离耕作层土壤1359万立方米,实现新增中等以上质量耕地1.25万亩,改良中低产田土2.78万亩、质量普遍提高2—3个等级。(万秀斌、郝迎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