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精神丰碑
多彩贵州,“奇迹”闪亮。
路网纵横交错通江达海,“交通平原”立体呈现;188万贫困群众搬离深山住进城镇新居;产业革命点土成金聚宝生财;“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到户普惠民生;经济发展增速连续多年全国领先……
多彩贵州,春华秋实。
乌蒙山、武陵山、麻山、瑶山、月亮山……一处处穷山变富山、青山变金山;乌江、赤水河、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一条条江河碧波荡漾、风韵迷人。青山绿水间,新型城镇、美丽乡村、富裕农家交相辉映,展现出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的丰硕成果。
创造奇迹的时代,必定英雄辈出。
奇迹,源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深切关怀下,贵州省委率领各级干部各族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奋力撕下贫困标签,唱响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脱贫壮歌,汇集成贵州大地的精神丰碑——
初心接力:攻克大山深处的贫困堡垒
这是一部绝境突围、挑战贫困的“英雄传奇”。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发展条件极其艰难。在贵州人民长期战天斗地的奋斗中,孕育了一种永不言弃的“愚公精神”。这种精神通过“年份英雄”的辐射影响,成为激励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精神食粮”。
深秋十月,乌蒙大山深处的赫章海雀村,林海松涛,山峦叠翠,漂亮的黔西北民居和庭院、进村入户的通组连户路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
正是收获季节,村民们又忙碌着进山采摘松果。村民们说,这是在“绿色银行”里取“利息”。依靠采摘松果出售,平均每户每年能收入5000多元。
统计显示,如今海雀村29座山头有林木1.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林木价值达8000万元以上,人均经济存量约5万元。依靠林业经济和多业并举,2018年,海雀村人均收入达到10611元,剩下的3户6人贫困群众均为兜底户。
而在34年前,海雀村森林覆盖率不到5%,荒山秃岭,土地沙化,全村人均纯收入仅33元,人均占有粮食仅107公斤。最贫困的人家,4口人才有3只碗。
面对“苦甲天下”的生存状况,海雀人在村支书文朝荣的带领下,从1986年开始,坚韧不拔地造林。“只要山上有树,就可以把风沙挡住,山上有林就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这是海雀人当初的生存哲学。
前人种树,后人享福。如今的海雀,不仅收获了“林茂粮丰”的好日子,而且文朝荣决战贫困的事迹在全国广泛传颂,成为贵州高原决战贫困的一座精神丰碑。
为英雄立碑,为实干刻传,时代不会遗忘英雄。
近年来,就在文朝荣事迹传播热度持续的时候,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乡团结材草王坝老支书黄大发“绝壁凿天渠”的事迹又走进报刊网络等媒体。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千百年来,草王坝流传着这首心酸的民谣。
缺水,是草王坝人生存发展的瓶颈。
盼水,是草王坝祖祖辈辈的渴望。
1958年,黄大发当选草王坝大队大队长。他许下承诺“一定要想方设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这句话成了他的人生信条。此后的36年时间里,黄大发认准了一件事:修水渠。
天不下雨,我就引水。草王坝西侧几公里处有一条名为螺丝水的小河,但受大山阻隔,宛若天堑,修水渠谈何容易。
山隔水路,我便开山。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黄大发带领村民们爬上悬崖峭壁,年复一年,一寸寸地凿渠。
苦心人,天不负。
1995年,这条绕大山、过绝壁,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历时36年的“天渠”通水了!草王坝人千百年来的梦终于实现了。
青山不负英雄志,清水永流人心田。这条被群众以黄大发的名字命名的“大发渠”让草王坝人吃上了白米饭,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英雄决战贫困的壮歌,不仅在老一代“年份愚公”中上演,也在新一代新一代干部党员接力传递。
在罗甸县,紧随“老愚公”何元亮率领村民“抠万年泥、造千秋田”的“大关精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全省广泛传播之后,“新愚公”邓迎香率领麻怀村干部群众“凿洞开路”的“麻怀精神”,同样催人奋进。
从田坝嫁进深山的“女愚公”邓迎香,为了凿通村民们望穿双眼的出山公路,带领村民爬进山腰上一个只有1米高、40米深的小溶洞里,炸石凿壁,手递手往外运渣土……
邓迎香说:“我就是用手挖、用牙啃,也要啃穿一条路!”从1999年开始到2011年,历经十余年,麻怀人凿出一条长约216米,宽3.9~5米,高3.5~5米的“麻怀出路”。
时间酝酿着“年份”历久弥香,精神力量薪火相传永续接力。在贵州大地,“年份愚公”的精神力量发酵成新时代决胜脱贫攻坚的磅礴伟力,激情上演了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在德江县桶井乡沿江村,原支书安永恩在脱贫攻坚战场与直肠癌抗争700余天后,今年9月8日临终时,仍在思考:“我没有坚持到脱贫攻坚胜利的那一天,算不算逃兵?”在威宁自治县石门乡泉发村,年近三十的硕士女支书宋冰向乡亲们承诺:“你们不脱贫,我就不脱单!”
使命担当:书写小康路上的精彩答卷
当基层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等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地方战天斗地、驱赶贫困的时候,在条件较好的村庄坝子,面对沉睡的土地、空心化的村庄,一群基层领头雁在逐梦小康的道路上,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抗在肩上,不断破解三农难题,书写百姓富生态美的民生答卷。
这是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联村的真实写照:“农家楼蓝瓦白墙,小轿车穿梭繁忙。清风里阵阵酒香,党旗下齐奔小康。”
但这里,出名的还有“人民小酒”。
“人民小酒”董事长余留芬是岩博联村党委书记。2015年,她将鱼纳村和苏座村两个贫困村纳入岩博联村党委,实行“强村带弱村”,并利用精准扶贫“特惠贷”资金1500万元帮助联村村民入股岩博酒业,以白酒为核心的产业集群,让农民变为工人。2018年,村民利润分红达1080万元。
自2001年起接任此职位,18载的艰苦岁月中,余留芬带领着岩博联村从人均不足800元增加到2.26万元,从贫困落后的彝家村寨发展到了如今的“先进村”“文明村”“示范村”。
而隶属西秀区双堡镇的大坝村,“别墅村”成了新标签。
为了实现家家住别墅,户户开轿车,村支书陈大兴带领村民们兴产业,搞规划,建美丽家园。如今,全村建成别墅群130余栋,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形成了支部带合作社、合作社带产业、产业带村民的发展模式,曾经的省级二类贫困村华丽转变到省级小康示范村。
一个支书一面旗,群雁高飞头雁领。
先富者砥砺前行,后进者拔足追赶。在写入中央文件的贵州“三变”改革中,两个带“学”的支书留下了精彩的探索实践。
第一个是盘州市普古乡娘娘山联村党委书记陶正学。2012年,这个过去从事煤炭产业的亿万富翁情系故土,转型从事现代农业。在变“资源和资本、资金为股金、农民为股民”的发展道路上,陶正学率先在家乡舍烹村探出路子后,2013年7月,在上级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以舍烹村为核心,联合周边7个村党支部和1个园区企业党支部,采取“1+8”的模式创新组建了六盘水市第一家联村党委——普古娘娘山联村党委。按照“园区+联村党委+支部(村委会)”“银湖合作社+村级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整合8个村耕地、林地、草地等资源。
如今,10.68万亩自然资源变资产,964户农民变成股东,1161个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曾经边、远、穷的舍烹村成为“全国文明村镇”。娘娘山已从一个远近闻名的穷窝窝,摇身一变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1.12万元的现代化生态产业园。
而当“三变”改革在贵州推广之初,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塘约道路”。
在当地党委政府引导下,村总支书记左文学带领村两委和全体村民,成立了村级金土地合作社,探索“党建引领、改革推动、合股联营、村民自治”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入股、“三权分置”、统一经营,规模化发展特色果蔬、休闲农业等产业,同时组建劳务公司、建筑公司等企业,实行多业态发展、全产业推进。
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集体资产增加了,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不足4000元提升到2016年的10030元,翻了一番还要多;村集体经济从2013年不足4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186万元,增长了45倍。被评为“贵州十佳美丽乡村”,社会各界誉为“精神焕发的村庄”。
无论是余留芬、陈大兴、陶正学、左文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初心的坚守和使命的担当。以他们为代表的千千万万基层领头雁,在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同一个目标,同一种信念,让不同的村落生长出新动能,新业态,新成效,这成为贵州当下如火如荼地实施,以坝区为核心的产业革命中的学习榜样、发展标杆。
同心筑梦:铸就黔山贵水的精神丰碑
新时代贵州精神的前八个字这样写道:“团结奋进,拼搏创新。”
在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决战中,既包括身处脱贫攻坚战场的省内各级干部群众,又包括“捧着一颗心来”的外来帮扶干部、情系桑梓的能人匠人、各行各业的先锋模范;他们忙碌在不同的岗位,书写着不同的精彩,坚守自己的初心,在平凡的岁月中为我们树起一座座精神丰碑。
从浙江桐庐毕浦中学,到窄溪中学,从杭州长河高中到学军中学再到如今的台江民族中学,30多年基础教育校长生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生源,不同的起点,校长陈立群的管理均能从量变到质变,化腐朽为神奇,把原本普通后进的学校带到当地拔尖的水平。
陈立群2016年退休后婉拒百万高薪聘请,远赴黔东南州台江县义务支教,担任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陈立群到来的近两年,台江民中招生录取分数线提高了近两百分。考上本科的学生,按照进出口增量计算,已经从全州垫底冲到了全州第一。辍学的学生从以往的每年100多个,到近两年的净流入。要知道,此前全县中考前100名学生,留在本地读高中的只有十来个人。
如果说,陈立群实施的是教育扶贫,那么,杨昌芹从事的则是技艺扶贫。这位通过拜师学艺,身怀“竹编绝活”的苗族妹子,在赤水市政府的资金扶持下,成立了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有200多名固定员工,年销售额目前已达300万元。杨昌芹竹编技艺声名远播后,很多地方和公司都开出优厚的条件,让她去开厂或办培训班,可杨昌芹拒绝了,因为她曾承诺,“带领帮助大家脱贫,让竹编成为致富产业!”
坚守,向来是最令人动容的词汇之一,再是平凡的事,能够持之以恒,也能水滴石穿、星火燎原。
高位截瘫仍坚持在偏远山村教书育人38年的杨德富、不畏艰难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冷朝刚、经过长期工作积累了600多页病历卡作为变电站检修“秘籍”的贵阳供电局变电管理二所检修一班副班长卢兴福、用专业与责任带领单位发展的贵州花溪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勇……这些各行各业的先锋模范,甘于平凡却又成就非凡,他们的伟大渗透在身体力行中,渗透在日常的工作、平凡的坚守中。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当下,贵州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创造了很多发展奇迹,涌现出很多时代英雄,汇集成贵州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精神丰碑,成就着这个时代的丰功伟业。(记者 刘莹 邓钺洁 见习记者 曾霄 金忠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