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解放村:走特色之路 绘水乡美景

03.08.2015  18:32

    黔西县洪水镇解放村内的田园美景一隅,水田绿浪翻滚,沿河杨柳低垂(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3日电(记者胡星、骆飞)盛夏时节,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洪水镇解放村千亩水田里绿浪翻滚,沿河杨柳低垂,洒下清凉。数百栋青瓦白墙、花窗楼阁的黔西北民居点缀山水之间。一幅景美、村富的田园山水画卷,在乌蒙山深处渐次展开。

  在洪水镇党委书记朱绍顺眼里,解放村“依山傍水、显山露水、亮出田园、记住乡愁”。“最大限度保留了农村风貌,但已撕下了贫困的标签。”他说。

  连日来记者蹲点采访了解到,这个位于乌蒙山深处的村庄实施“农业强村、旅游活村”战略,借优美自然环境之“”,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美村”“富村”,全村2587人,2014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650元。

  较之于乌蒙山区常见的石漠化风貌,解放村因水源丰富而别具水乡特色。洪水河和蔡家河2条河流在此交汇,2350亩耕地土质肥沃。然而,就在几年前,因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当地老百姓守着富庶的良田仍受穷,距县城仅7公里的解放村成为发展路上的“灯下黑”。

  37岁的村民高斌说,2008年以前“进出村子几乎连条像样的‘毛路’都没有,有的地方摩托车都进不去,很多时候都是靠人背马驮”,村里年轻人大都没读什么书,很早就外出打工讨生活去了。

  2008年,村里第一条水泥路开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步入“快车道”。就在这一年,解放村成为全国农业标准化一类示范项目核心区,村民开始种植优质水稻和油菜,还成立了水稻标准化生产协会。

  58岁的村民代远富种了几十年的水稻,当农业专家来教授现代种植技术时,他感觉“很新鲜”。“栽秧顺田湾,农药胡乱打”的“土办法”变成了拉绳测间距栽秧,不打农药物理防虫,多用菜籽油油枯、农家肥等绿色肥料的“洋技术”。

  传统种植方式变革后,解放村的大米不断“增量提质”。平均亩产从原来的800斤,增产到现在的1300斤。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后,大米价格飙升,从每斤2元提高到6元。

  代远富家的11亩水田每年6月至10月种植优质水稻,11月至来年5月种植优质油菜。代远富说,每年种植的纯收入就在5万元以上,“虽然土地全年无休,但‘绿色种植’让土地不疲劳、不板结”。目前,全村水稻种植面积为1500亩,标准化生产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少游客慕名来到解放村游玩(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除农业种植外,乡村旅游是解放村村民增收的另一重要“引擎”。解放村党支部副书记史开心说,2008年至今,解放村争取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进行村庄整治,建成贵州省首座村级污水处理站,并高标准修建起511栋黔西北特色民居。

 同时,政府还对15家“农家乐”进行升级改造,并在7公里河岸补种了3000多株杨柳和1000多株蓬翠竹,将解放村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柳岸水乡”。

 高斌是村里较早吃上“旅游饭”的人,他的“农家乐”成为不少游客进村首选地。“搞农家乐,政府有补贴和免费培训。”高斌说,村里的旅游越来越火,农家乐生意也不错。一年接待1万多人,年收入20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史开心说,2014年全村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000余万元。今年1月至今已接待了34万人次游客,“以往年轻人几乎全部外出打工,现在大都返乡创业。

  史开心还有另一个身份,民政部门登记的我国第一个村级农民摄影协会“柳岸水乡农民摄影协会”的会长。“想不到吧,种田的手也能拿相机。”他说,26名富裕起来的农民自费买相机,经常记录农村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还在多地举行了摄影展。

  农业为旅游增添了田园风光,旅游为农业创造了“附加值”,在解放村,农业和旅游业已水乳交融。朱绍顺说:“农村要有农村的样,‘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是农村。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增收致富,新农村建设才能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