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计划用五年时间实施130万人“挪穷窝”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也是易地扶贫搬迁主战场。抢抓全国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机遇,贵州计划,用五年时间,实施易地搬迁13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真正实现“拔穷根,挪穷窝”。
铜仁市江口县周屯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到今年8月,已签订搬迁协议的108户贫困户456人将告别大山,搬进新居。
“搬到新居的移民在家门口就可实现就业。”江口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点紧挨闵孝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跟前就是千亩红心桃猕猴桃基地,需要大量用工。依托区位优势,还可以发展农家乐。
易地扶贫搬迁是贵州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到2015年底,贵州90%的贫困人口、90%的贫困乡镇、90%的贫困村处于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黔桂石漠化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2012至2015年,贵州累计投资148亿元,建设移民安置点457个,住房10.2万套,实施搬迁62万人。
贵州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启动,将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搬迁45万人,总投资270亿元。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生存环境差、人地矛盾突出、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不宜开发,村寨人口规模较小、贫困发生率高、扶贫成本大等“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相关部门将围绕“建房、搬迁、就业、保障、配套、退出”六个关键环节,周密组织、精心实施,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超前谋划启动项目选点工作,以就业和增收为核心,统筹扶贫和生态两个功能,因人因地制宜,科学选址安置。移民的安置去向和地点以县城、集镇、旅游服务区、中心村、有就业岗位的产业园区为主,其中重点放在县城和集镇。
——通过精准化的就业培训和鼓励产业园区安置,推动移民劳务输出、外出务工与促进移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相结合。同时利用配置商业门面的安置办法,结合“3个15万元”等创业优惠政策,扶持移民创业。
——着力抓好示范点建设。将示范点工程明确为各地“一把手”工程,加强规划指导、督促检查,加大资金支持,打造一批“拿得出手,经得起看,经得起问”的精品工程,为全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提供示范和引导。
据2015年有关抽样调查显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的住房和居住环境普遍改善,户均住房面积114平米,高于原有水平;社会保障有序接转,移民子女全部实现就近入学;移民收入明显增加,移民的总体满意度为91%。(记者 赵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