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让生态环境成为“幸福不动产”

30.12.2019  16:31

  听说过赤水的“四大菜系”吗?

  瀑布、丹霞、桫椤、翠竹——“四大菜系”,不仅成为赤水生态的“颜值担当”,也是贵州旅游的“金字招牌”。

  隆冬时节,走进赤水,满山皆竹,满眼皆绿。高达82.77%的森林覆盖率,足以让赤水生态环境稳居全省第一,成为贵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一个缩影。

  365天,贵州天天都是生态日。

  2019年,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书写好美丽中国的贵州篇章。

  最大共识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3次省委常委会、2次省政府常务会、4次专题会听取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等问题整改工作情况汇报,科学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作出25次指示批示,要求将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当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推动了全省上下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今年,省委、省政府采取增加生态环境质量核心考核指标权重、取消重点生态功能区GDP考核等措施,探索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导向的生态环境管理路径,落实“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总要求。

  最强举措筑牢生态屏障。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贵州始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大力推进绿色贵州建设。

  今年,全省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80.8平方公里、造林任务9.6万亩、石漠化治理面积977平方公里,设立以县为责任单位的620个水污染控制单元,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确保了“一江清水向东流”。1至11月,贵州9个中心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98.5%,9个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预计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58.5%。对1153家排污单位安装5638台自动监测设备,基本实现重点排污单位“全覆盖”。

  最严要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年,我省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的42个问题已整改23个,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指出的17个问题已整改15个,均完成年度任务。省级暗访暗查警示曝光的57个问题已整改完成54个,其余3个问题预计在2020年6月底前完成。

  全力打好蓝天保卫、碧水保卫、净土保卫、固废治理、乡村环境治理“污染防治五场战役”,大力实施十大污染源治理和十大行业治污减排的“双十工程”,创新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全域取缔网箱养鱼等,持续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打造了铁腕治污的贵州品牌。

  今年,全省累计关停取缔企业153家,排查出“三磷”企业126家、问题工业渣场69个、一般环境风险隐患263个。不予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39个,涉及资金5.7亿元。截至目前,全省处罚生态案件1121件,罚款总计1.3亿元,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30件。

  最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今年,我省实施了24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省人大常委会修订完善的《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已于2019年8月1日起施行;省发展改革委出台生活垃圾分类考核办法,对全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各项重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的5个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认定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典型案例。同时,投入资金4.01亿元,推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目前,我省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损害赔偿、环保公益诉讼、绿色金融等多项改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了有益经验。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贵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让生态环境永远成为老百姓为之骄傲的“幸福不动产”。(记者 谢巍娥)

[责任编辑: 邓娴 栾小琳]
贵州生态文明“金字招牌”越来越靓
念好“山字经” 种好“摇钱树” 做好“水文章” 新华
贵州省努力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贵州绿”扮靓长江经济带 ——我省努力践行“新华
贵州:一批企业和个人被列入环境保护失信“黑名单”
  新华社贵阳1月5日电(记者李黔渝)贵州省生态环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