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重走“解放路” 记录时代变迁
70年前,1949年11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兵分多路,从湖南黔阳、芷江等地进入贵州,拉开了解放贵州的序幕。
70年后,记者沿着贵州解放路线,深入贵州天柱、镇远、施秉、贵阳等地,寻访解放军队伍留下的足迹,感受红色印记,听老兵讲解放故事,记录贵州的发展。
挺进“黔东第一关”
“70年前 ,解放军就是从这进入贵州的。”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瓮洞镇,顺着天柱县史志办副主任龙昭杨手指的地方望去,清水江上水波微漾,一座座山峰沿着清水江蜿蜒。
天柱县瓮洞镇素称“黔东第一关”,这里是出黔入湘的必经之路。1949年11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46师先头部队138团3000余人经由湖南黔阳进入天柱县瓮洞镇,拉开了解放贵州的序幕。
龙昭杨介绍,解放军进入瓮洞镇后,驻守瓮洞的国民党军一触即溃,国民党县长陈樵荪及其军政人员逃往离天柱县城70华里的石洞。11月4日下午,138团占领天柱县城,天柱县成为贵州省解放的第一个县。
70年过去了,93岁的翁洞镇胡朝樑老人再次回忆起解放天柱的故事,仍旧满怀激情。
在胡朝樑记忆里,清水江两岸浅滩乱石嶙峋,为了帮助解放军渡过清水江,解放天柱,瓮洞镇村民们主动扎木排、打木桩,与解放军战士一起在江面上搭起了一座浮桥。
“解放军进村后,不仅没有索取任何东西,还给村民看病,送棉衣、草鞋。”胡朝樑回忆,解放军治好了母亲的风湿,还亲切地询问家里有什么难处,对人非常谦虚温和。
天柱解放后,解放军将一些受伤的伤员安置在当地老百姓家中,当时,胡朝樑一家便安置了十几个伤员。胡朝樑回忆,解放军不让老百姓给他们做饭,他们自己生火做饭,向老百姓借的碗筷也是按时悉数归还,“连一根筷子都不会少”。
“11月5日,解放军急速向三穗方向进军,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迅速解放省城贵阳,截击四川、云南的国民党溃军,来不及接管国民党天柱县政权。”龙昭杨说,解放军在天柱留下了一些伤员和部队,便离开了。
解放军离开后,国民党天柱县长陈樵荪并不甘心,1949年11月30日,以陈开明为总指挥的天、锦、剑三县保警队600多人,攻打天柱县城,天柱县城再次被占领。1950年1月3日,镇远军分区司令员曾宪辉率部进军天柱,天柱县城至此重新回归于人民。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天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媛媛表示,70年前,天柱县迎来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全县人民由此获得新生并逐步迎来美好生活。70年来,天柱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在迎接挑战中奋进,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两场战役”加快贵州解放步伐
镇远地处湘黔驿道与沅江水路的交汇处,自古以来便是水陆交通的要道。1949年1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兵团16军、17军分别从湖南黔阳、芷江等地出发,再从天柱、三穗与玉屏两路向镇远发起进攻,形成“夹击”之势。
“1949年11月7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17军50师149团3营夜袭镇远县青溪镇,解放镇远的第一枪由此打响。”镇远县党史专家黄贵武表示,青溪镇一役从凌晨5点开始,一直打了3多小时,枪炮声不断。战斗歼灭国民党327师980团,共计毙伤俘敌400余名,缴获了马匹、弹药等一批军用物资。
青溪镇是解放军进入贵州的第一仗,战斗结束后,11月8日下午1时许,解放军顺利从青溪进入镇远古城,镇远宣告解放。
鹅翅膀战斗遗址。李宇 摄
距离镇远县城20公里外的施秉县甘溪乡东部,一新一老两座桥梁横跨两山之间。这里是解放贵州时的“鹅翅膀”战斗遗址,尽管没有了硝烟和战壕,但是桥上“鹅翅膀”三个斑驳的大字,记录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施秉县史志专家蒋世银介绍,鹅翅膀是进入黔东的一道天然屏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为阻止解放军解放贵州,国民党在这里布置了一个团的兵力。镇远解放后,11月8日,解放军第五兵团16军前卫138团进至“鹅翅膀”,便组织部队一边侦察敌情,一边布置攻袭鹅翅膀的诸项事宜。
“夺取鹅翅膀是解放军能否按时顺利解放省会贵阳的关键所在。”蒋世银表示,敌人当时修筑的工事易守难攻,想要正面进攻实属不易。经过多次侦察,解放军部队决定派遣小股部队穿插至“鹅翅膀”关口后方,两面夹击攻下“鹅翅膀”。在11月9日拂晓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攻下敌守军精心构制的鹅翅膀防线,当日下午2时,施秉县城宣告解放。
“鹅翅膀战役是人民解放军解放贵阳前最后一役。”蒋世银说,施秉县城解放后,从施秉到贵阳再无险可守,听当地老人说,“鹅翅膀”攻下后,解放大军如潮水般过境。
2005年,为保护老桥,贵州在老桥东侧修建了“新鹅翅膀桥”。如今,“鹅翅膀”老桥已成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是记录贵州解放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教育地点。
和平解放贵阳
“行军、行军、再行军....。.”回想起解放贵州的前前后后,93岁的老兵邵希达仍觉历历在目,“我们一直在赶路,只希望能早点解放贵州。”
1949年11月3日,邵希文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6军46师137团从天柱进入贵州,一路直奔贵阳。邵希达回忆,137团没有作为先头部队进入贵州,因此一路上几乎没有遭遇敌人的阻击,每天的任务就是行军赶路。
“我们每天都有战士脚上磨出了泡,晚上都要用针‘穿泡’,免得战士们将泡磨破了。”邵希文作为137团一营营部医生,一路上治的最多的病不是刀枪伤,而是给战士们“穿泡”。
据邵希文回忆,部队进入贵州后,每天五点起床,修整之后便开始赶路,平均每天行军大约40公里,到了晚上,每个战士都要用热水泡脚之后再休息,但还是有不少战士的脚磨出了泡。尽管艰难,但137团在14号顺利抵达贵阳城外。
“我们团13日抵达贵阳龙里,14日进至贵阳城外图云关修整。”在贵阳市第二干休所,这位参与了解放贵州的92岁老兵左秋祥内心仍激动不已。11天时间,千里行军,左秋祥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6军46师136团一路上边走边打,顺利抵达贵阳城外。
“在部队抵达图云关时,贵阳城里已经没有了敌人的驻军。”左秋祥回忆,在部队抵达图云关后,全团战士难得的停留了一天,大家在贵阳城外洗澡、换衣,整顿军容军貌,还好好的睡了一觉。因为15日就要进贵阳城了!
1949年11月15日早上8点,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成三路纵队进入贵阳,当时,22岁的掌旗员左秋祥正处在旗帜方队之中。左秋祥回忆,进城当天,三路纵队最前面是60个身高一致、挺拔的解放军战士,接着是各个旗帜方队,再往后便是重机枪方队,部队整齐划一向贵阳城区前进。大街两旁的墙壁和一些电线杆上,贴满了“欢迎解放军”“共产党万岁”之类的标语,十万市民涌上街头,庆祝贵阳解放。
贵阳解放当天,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兵分多路继续前进,邵希达、左秋祥随着部队西进,先后解放清镇、强渡鸭池河,后又解放黔西、大定、毕节,最后从赤水河进入川南,贵州就此宣布解放。
1959年,左秋祥再次来到贵阳,并在贵阳定居;第二年,邵希达也来到贵阳定居。70年来,两位解放军战士见证了贵阳、乃至贵州的快速发展。左秋祥说,70年前,贵阳没有高楼,如今,贵阳高楼林立,高铁四通八达,连大数据都落户贵阳。贵州的今天,正逐步迈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