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科技赋能千亿级工业产业

30.03.2020  18:12

  电梯垂直振动检测方面,国家标准小于0.2m/s2,中航电梯标准小于0.1m/s2;

  电梯水平振动检测方面,国家标准小于0.15m/s2,中航电梯标准小于0.05m/s2;

  ……

  与这些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相对应的,是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220多项技术专利。

  这220多项技术专利,则为公司创建“世界一流”电梯企业积累了“资本”。

  事实上,进入全省十大千亿级工业“名录”的项目,无不与科技相关——

  近日,西南能矿集团权属公司贵州新能源公司“息烽县年产6万吨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被列为今年全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项目续建项目之一,该项目因此可获更多的优惠政策。

  何以得到“青睐”?“三个关键词,绿色、高科技、可持续!”贵州新能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晓军向记者“揭秘”。

  绿色,在于项目对废气、废渣、废水做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有效避免生态环境污染;高科技,在于云平台、物联网、区块链及国际最先进的废油再生等高科技技术的运用;可持续,则在于项目不仅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使用,还能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再看看过去的2019年: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提质增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十大产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数字经济增速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

  这成绩,同样与科技相关——

  截至2019年,我省研发投入强度增速全国第一、连续两年保持前两位,区域创新能力由全国第18位提升至第16位。

  强力推进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发展,打造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基本特征的贵州现代工业体系,我省提出:到2020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初步形成贵州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到2022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这目标,离不开重大科技项目引领——

  基础能源产业:2019年5月,省科技厅与省能源局签订协议,在基础能源领域,围绕无煤柱开采及衍生技术、煤炭地下气化、智能采掘技术体系、大数据+煤矿深度融合、智慧供电、前沿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支持基础能源产业技术进步;

  立项实施“复杂条件下急倾角煤层的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研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经费899万元,已拨付630万元;

  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物联网、智能装备等与现代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实现煤矿开拓、采掘(剥)、运输、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省部联动,共同推动FAST构建智能运维体系,并获国家资金支持4606万元。

  组织实施了“生活垃圾渗滤液低污泥强生化集成处理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示范”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经费630万元;组织实施了“无人工厂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及应用示范”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经费725万元;组织实施了“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持经费981万元。

  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组织实施了“智慧供应链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总经费616万元;组织实施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总经费773万元。

  现代化工产业:启动实施“磷—硫两步法磷酸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和“西南化工冶金特色产业集聚区固废规模利用集成示范”两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除国家科技计划资金资助2957万元以外,省科技厅对两项目予以共计1143万元的配套支持。

  这目标,离不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和《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加快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等纲领性文件以及50余个配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重点从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流动配置、服务保障等方面,建立健全人才政策体系,着力打造人才聚集地、创业新高地,让天下英才在贵州各展其才、各尽其能,为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在号称“动力传动专家”的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研发出我国首台大功率自动液力变速器,打破了国外的技术限制和垄断,满足了装备国产化的要求,填补了我国多种重型、工程装备核心总成部件领域的空白;

  中航电梯去年产品成功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实现出口创汇20万美元,拉开了贵州电梯走向世界的序幕……

  这目标,离不开科技企业培育壮大——

  “对于我们来说,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命脉!”贵州天义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刚感慨。作为老牌国企,企业生产汽车关键部件的电机组件正迎接着国际市场的竞争。

  过去,企业生产主要依赖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产品一致性却得不到保障。

  为适应未来发展需求,企业2019年立项实施“无人工厂”(典型机电组件多品种大批量柔性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及应用示范重大专项项目。

  项目建成后,企业新增销售收入5250万元,产品生产成本降低15%,产品研发周期从90天降到50天,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800万元,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如今,贵州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越来越多。

  为帮助科技企业成长壮大,省科技厅持续开展“千企面对面”活动,制定了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清单,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宣讲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培训,建立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做好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的有效衔接。

  省大数据局深入开展“万企融合”“百企引领”行动,强力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化创新应用,不断催生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新动能。

  省工信厅细化联络服务制度,开展产业深度调研,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持续推进“接一连三”、融合发展,形成工农贸一条龙、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体系,深入推进“千企改造”工程。

  省投资促进局结合“千企引进”工程,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招大商、招好商。围绕产业链、先进生产力、对口帮扶城市招商;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紧盯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聚焦产业关键环节和行业优强企业招商,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苹果、富士康、腾讯、阿里巴巴等2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相继落户,他们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为贵州工业发展产生很好的示范效应。(记者 张凌)

[责任编辑: 刘昌馀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