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交响乐团首演五周年综述:飞入寻常百姓家
9月19日,贵阳交响乐团迎来了首演五周年纪念日。18日、19日,乐团连续两天在贵阳大剧院音乐厅举办特别音乐会,纪念这个有着特别意义的日子。
创新模式,打造“民办公助”的职业交响乐团;放眼全球,优中选优广揽人才;面向市民,打造家门口的文化盛宴;打响品牌,美名飘出筑城远扬海外……五年间,被寄予厚望的贵阳交响乐团一路成长。
“贵阳模式”引人瞩目
2009年2月,全国首家“民办公助”职业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落户筑城,它是在贵阳市政府提供演出、排练场地,并每年投入300万元购买乐团的公益性演出服务的支持下,由星力集团每年投资2000万元组建而成,是国内唯一由企业注资并拥有自己的排练场地和音乐厅的乐团。
贵阳交响乐团的诞生,填补了我国交响乐领域多年没有民营资本注册进入的空白,被中国音乐界权威报刊《音乐周刊》誉为交响乐领域的“贵阳模式”。
体制改革的创新,让贵阳交响乐团很快完成了品牌塑造,实现精彩亮相:2010年元旦,代表中国民营交响乐团在央视为全国人民呈上新年音乐会;同年4月,作为国内10家优秀乐团之一,受邀参演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第二届中国交响乐之春”音乐会,并被业内评价在地方职业交响乐团“名列前茅”……
“企业主导,自主经营,贵阳交响乐团具备了适应市场所需的灵活、高效的运营机制。”贵阳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王俊评价说。
创新管理广揽全球人才
目前,贵阳交响乐团已聚集80多位海内外优秀音乐人才。乐团靠什么吸引了他们?“乐团独特的体制和浓厚的氛围吸引了我。”今年4月刚加盟贵阳交响乐团担任首席的原澳门乐团首席顾晨说。
贵阳交响乐团改变传统的剧团管理模式,对乐团实行管办分离,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及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收入分配机制,实行一流人才、一流报酬。
2009年3月,乐团面向全球发布招聘公告,吸引国内外400余位音乐人才报名,最终挑选出46名乐手;随着乐团声名鹊起,成员增至60多人。
2012年2月,乐团再次面向全球招聘。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名乐手报名应聘。2012年4月,乐团在纽约、洛杉矶、法兰克福、布达佩斯、贵阳5个城市设考点考试,最终筛选吸收10余名乐手。
2013年11月,该乐团再次面向全球招聘乐手与指挥,引进9名音乐人;今年4月,该乐团又引进来自澳门乐团的乐团首席顾晨和旅美小提琴家孟先,填补了乐团首席的空白。
阳春白雪走进寻常人家
本月初,一场精彩的音乐会拉开了“2014——2015音乐季”的序幕,这已是贵阳交响乐团成立以来的第六个音乐季了。
“以前听交响乐得去北京、上海等城市,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听到高品质音乐会,这五年我听了几十场音乐会。”贵州大学的陶老师高兴地说。
据贵阳交响乐团副团长盛文强介绍,每年乐团举办的音乐季从9月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6月。交响音乐会,室内乐,特别音乐会,庆典音乐会……乐团每年举办的80多场演出活动上座率在八成以上,一些重头音乐会甚至不得不加座。
世界著名指挥家卡尔·圣克莱尔、唐纳德·施莱歇尔,钢琴大师加里·格拉夫曼……音乐季上,各国大师也不断给筑城听众带来惊喜。
2009年9月首演以来,该乐团已演出400余场高品质音乐会,拥有固定消费会员2000多名。音乐会培养了观众的欣赏水平和文明优雅的举止。国内外的演奏家和乐手们说,贵阳观众们表现文明、懂音乐,让演奏者觉得有尊严。
一路绽放一路芳香
在贵阳交响乐团的几次“走出去”展示中,这朵文化奇葩也一路散发着芳香——
2012年6月24日,贵阳交响乐团受新加坡邀请赴该国商演,高水准的演奏当地赢得如潮好评。
2013年5月14日至18日,贵阳交响乐团首次巡演在昆明、成都、重庆三地举行,在各地引起热烈反响,场场座无虚席,观众的热情极其高涨……
国内著名钢琴家但昭义听完该乐团的演奏后激动地对乐团负责人说:“我认为贵阳交响乐团在国内达到了一流水平,你们真是为市民做了件大好事。”
“乐团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同行几乎众口一词的称赞,这不光是对乐团,对贵阳、乃至贵州来讲都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著名指挥家、贵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陈佐湟说。本报记者 赵红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