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奔跑

23.10.2018  00:23

大力推进“双千工程” 全力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

贵阳: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奔跑

  秋高气爽,硕果飘香。在这丰收的季节,走进贵阳,切身感受到的是经济发展的蓬勃态势,放眼看到的是项目建设的火热场景,处处洋溢的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十足干劲。

  10月20日,贵阳举行2018年第1次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投产仪式。当天,共集中开工项目41个,总投资103亿元;集中投产项目35个,总投资51亿元。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个产业就是一个增长极。贵阳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双千工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奔跑……

  “千企引进”培育新动能

  今年9月28日,贵州贵能移动新能源产业园汉瓦生产线首片汉瓦在贵阳下线。作为我市“千企引进”中的重大项目,贵州贵能移动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于去年2017年10月签约、12月开工,从落地、成长再到建成投产,用时不到一年。

  “懂产业、信企业、助落地”,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徐晓华言简意赅的九个字,是贵阳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服务不断升级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贵阳始终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个“牛鼻子”,以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为重点,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贵阳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和“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构建全流程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初步构建了“一张网、一朵云、一个号、一扇门、一支笔、一次成”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格局。去年底,贵阳成为全国首个建成市、区两级政府数据资源全量目录的城市。

  同时,贵阳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和政务服务向移动应用端延伸拓展,推出“筑民生”“社会和云”等社会管理服务APP,实现185项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理”,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安全的政务服务。

  今年7月在京召开的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贵阳就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作了经验交流。

  在全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基础上,贵阳在产业大招商的精准性上狠下功夫。

  在精准谋划上发力。贵阳以产业为导向进一步明晰招商方向,修编完善了贵阳市各产业专项招商规划,紧盯产业延链、补链、拓链的关键环节和目标企业,让产业招商目标更明确、路径更清晰、体系更完善。

  在精准对接上发力。贵阳以项目为基础精心策划编制839个招商项目,利用“招商云”平台将项目与产业链目标企业进行精准匹配,做实做细做深项目的专业评估和客商的实力考察工作,指引小分队主动精准对接招商,项目转化率提升到44.52%。

  在精准落地上发力。贵阳强化领导带头招商和市区联动发力的招商举措,今年1至9月市区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赴省外招商192次、对接企业576家;建立招商引资工作台账,实行重点招商项目调度机制、定期报告制度、项目经理人制度、重点项目周报制度和问题派单制,促进项目转化落地。

  在精准服务上发力。贵阳健全招商引资政策服务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建立重点项目专班服务机制、领导定点联系服务机制、项目审批代办机制,推进招商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

  据统计,今年1至9月,贵阳新引进项目841个,新引进项目投资总额1836.28亿元,新引进到位资金1534.31亿元;新开工项目821个,开工率达97.62%;投产项目505个,投产率达60.05%。在上半年全省产业大招商综合测评中,贵阳综合得分位列第一。

  “千企改造”改出新活力

  如果说“千企引进”为贵阳经济带来新动力,那么“千企改造”则赋予传统企业新活力。

  位于白云区的中车贵阳车辆有限公司正是在“千企改造”中尝到了甜头:从5000多名员工每年只能检修8000辆铁路货车,到员工人数减少到2000多名年检修能力反而提高到12000辆,中车贵阳“”出了新活力。

  无独有偶,贵阳市有航天林泉电机等5家企业获批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贵州源和药业获批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奇瑞万达等10家企业获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振华新材料获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

  航天电器等3家企业列入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

  成绩喜人,得益于贵阳依托“千企改造,一企一策”,对全市纳入“千企改造”范围的647户工业企业因业施策、分类指导——

  完善顶层设计,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措施》《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贵阳市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资金管理办法》等7个配套政策文件,精准帮扶企业挖潜提质。

  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对企业转型升级方案编制和转型升级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扶持,截至目前,已完成400余个项目的评审,市、区两级财政累计兑现事前、事后奖励资金 1.16亿元。

  开展“靶向问诊”服务,突出问题导向,多次组织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深入企业一线生产基地,开展“靶向问诊”专家、企业面对面活动。

  搭建线上服务平台。搭建“一企一策”线上服务系统,进一步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跟进服务,精准反映企业转型升级成效,为适时开展政策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平台注册用户目前达766户,搜集企业产品信息457条。

  截至目前,我市纳入“千企改造”范围的企业已有608户完成方案编制,覆盖率达93.9%;自2017年以来,累计实施“千企改造”项目331个,已建成项目208个,在建项目123个,累计完成投资233.4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为28.5%。

  今年5月,贵阳入选国务院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的市(直辖市、辖区)。

  “万企融合”挖掘新潜力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如何谱写新时代大数据融合发展新篇章?

  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贵阳把大数据发展的重点放在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上,围绕智能化升级,全力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挖掘发展潜力。

  “大数据+工业”,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老干妈”通过建立大数据运营中心,对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营销、质量检测和监管等进行精准分析、精细管理,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标准,目前已有20个品种的产品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贵阳海信依托“大数据+智能制造”,实现质量效率双提升,节省了近5000万元的人工成本,运营成本下降26.78%,生产效率提升108.28%,产品不良率下降27.56%。

  “大数据+农业”,助推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修文县搭建农业大数据物联网平台,完成5个猕猴桃种植园数据采集体系及系统平台建设,覆盖面积近4万亩,实现了猕猴桃种植的科学化、精准化管理,强化了产品质量保障,被列为省级重点示范。

  贵农网融合供销系统网络体系资源,构建集电商、金融、物流等服务于一体的农村电子商务生态,已上线贵州71个县级地方农产品特色馆,建成43个县级电商服务运营中心,帮助10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电商孵化,平台交易额累计达16亿元,直接带动20余万农村贫困农户增收。

  “大数据+服务业”,打造业态模式创新“升级版”——

  “大数据+旅游业”方面,贵阳与百度旅游等企业合作,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手段链接线上线下旅游资源,助推全域旅游发展。《贵阳年度在线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贵阳市在线旅游占全省在线旅游市场份额的59.09%,在线旅游人次同比增长41%。

  “大数据+电子商务”方面,茅台电商通过大力拓展第三方平台官方旗舰店自营业务,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8.35亿元;阿里巴巴把贵阳作为布局新零售业态第一批城市之一,其“盒马鲜生”贵阳单店单日销售额达274万元,在全国所有“盒马鲜生”门店中排第一。

  “大数据+金融支付”方面,贵阳启动实施便捷支付工程,建成贵州通移动金融公共可信服务平台(贵州通TSM),电子现金圈存、手机公交云卡、便民缴费、手机支付等,移动金融应用日益丰富。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结出累累硕果。数据显示,2017年,贵阳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数达42.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7,成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目前,贵阳已启动实施融合项目423个,总投资618亿元,2018年实施完成217个项目。

  未来,贵阳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围绕打造“中国数谷”的目标,以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快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持续壮大,引领全市经济社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阔步前行。(记者 白雪)

[责任编辑: 吴雨 邓娴]
贵州:高质量发展“快马加鞭”
高质量发展“快马加鞭” ——2018年全省第新华
2018年贵州省第二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启动
  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22日电(赵万江) 201贵州新闻
贵阳上月新开工19个亿元以上项目 总投资298.04亿元
  今年9月,贵阳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9个,总投资298.新华
贵阳举行2018年第一次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投产仪式
贵阳举行2018年第一次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投产仪式 新华
贵州:“千企改造”挺起实体经济“脊梁”
“千企改造”挺起实体经济“脊梁” 全省一至九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