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城市记忆地标 浓缩贵阳的发展变迁记忆
大十字环形天桥。
老百货大楼。
贵阳电厂。
80年代大十字天桥。
俯瞰大十字天桥。
喷水池环岛花园经历几次改造。
正在拆迁的艺术学院教师生活区正在拆迁的艺术学院教师生活区。。
文/本报记者熊俊松 图/特约记者吴东俊
作为城市的标记,地标建筑在每一座城市中都有不可磨灭的记忆。随着贵阳城市的不断升级改造,很多地标性建筑早已不复存在,同样的位置已是两个模样,老贵阳们不断在贴吧、微博、微信朋友圈晒老照片开始回忆。
为此,记者采访了贵阳曾经的地标,带领大家回到过去,找回记忆中的贵阳,这些建筑地标浓缩了贵阳的发展与变迁。
大十字环形天桥:“贵阳甜甜圈”
伴随着贵阳的又一地标大十字环形天桥即将拆除的新闻曝光,近期,在百度贴吧、贵阳市微信朋友圈,不少市民都在回忆与大十字的相关故事。
网友@晴天里的坏孩子说到,老百货大楼天桥下以前有家炸鸡腿,大十字广场哪里以前是一家书店,现在看着以前用奥林巴斯胶片相机拍出来的相片,还真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忽然拆了,有种淡淡的忧伤感,小时候的记忆都快拆光了。
11月29日,天气晴好,得悉大十字环形天桥要拆迁,老贵阳们在拆除的头天纷纷拿出相机,来到大十字和环形天桥合影留念,定格环形天桥的最后时光。
“趁着拆迁最后的时光,赶紧和大十字合个影,否则将来再也没有机会咯。”市民吴先生说,大十字环形天桥作为贵阳市第一个有空调的天桥,冬天特别温暖,老婆冬天逛街在外面冷了,每次都会到天桥处蹭下空调,突然要拆了,忽然觉得还是有点不舍。
城市记忆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地标,显然是记忆中最容易沟通和依附的根据地。贵阳的文化学者周诗若是一名老贵阳,他告诉记者,大十字是个不变的城市记忆符号,贵阳再怎么变,大十字的地位牢不可破,解放后,大十字连接中华北路、广东街、南京街,四通八达,当时金融、棉纱等全部在大十字周边,可以说控制着整个贵阳的经济命脉。
早在明初,贵阳的土城墙改成石城墙,北面延伸到今天的喷水池,大十字名称就已经出现了。上世纪80年代,贵阳在大十字上空架起一座环行露天人行天桥。90年代改建为封闭式环形天桥,并设有小店面,市民逛街时可在天桥上购物。
老百货大楼:曾经的购物中心
说起大十字环形天桥等贵阳地标建筑的拆迁,周诗若先生说道,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变迁和发展,贵阳的不少地标建筑因拆迁而消失在公众视野,但是在老贵阳的心中,地标虽然消失,地标建筑与大家生活的记忆并没有消失,每次拆迁都引发大家对老贵阳的不少回忆。
说到此,周诗若先生忽然回忆起自己的父亲,周诗若说道,大十字附近是百货大楼,80年代初,百货大楼修建了贵阳市第一个电动电梯,电梯使用当天,父亲很是高兴,带着孙儿特意来到大十字和百货大楼转了一圈,和往常专门到此购物略为不同的是,父亲只是想体验一下贵阳的新鲜事物,电动电梯,回到家后,父亲高兴地和家人说起坐电梯的经过,直至今日,家人对于这一细节仍然记忆犹新。
2014年6月26日,随着老百货大楼的仓库被工程机械拆下,意味着建设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百货大楼开始全面拆除。
贵阳老百货大楼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一座黄色六层苏式小楼,作为曾经贵阳的购物中心,在那里有妈妈的大红色上海高跟鞋,有爸爸的进口剃须刀,有爷爷兜里响不完的收音机,有孩子想念的大白兔奶糖。
按照规划,老百货大楼旧址在今后会被打造为商业区。在老百货大楼主体建筑旧址上,将建设一座9层楼高的购物中心,1至7层为各种购物品牌,8至9层建立IMAX影院。在毗邻正新街区域,将打造一座45层高的写字楼。
喷水池:地名几经变化
“由于地形和商业等原因,贵阳的城市发展是从南往北发展,除去大十字和老百货大楼,发展的过程中,不少知名地标也发生了变化。”周诗若说道,大十字往北就是喷水池,喷水池作为贵阳的中心地标,单凭地名就几经变化。
据介绍,在民国之前,喷水池一直叫黑石头,当时黑石头位于北门桥不远处,由于黑色的石头能照影,穿衣服能正衣冠,是值得敬畏的物体,当时的人们视黑石头为吉祥之物,就将这里取名叫黑石头。以后还在西侧修了一座土地庙,让土地菩萨保护黑石头和一方平安。
民国时期,周西成主政贵州,拆除北门和黑石头,将大南门至六广门的马路扩建连通,改称中华路;又将东边的三民路与西边的城西路拉直,1929年周西成战死,为纪念他为贵州作的贡献,贵州各界名流共同出资为周西成塑立铜像,以彰其政,黑石头遂改名铜像台。
到了抗战时期,由于人口逐年增多,人员成分复杂,形形色色的生活渗透,铜像台逐渐变成藏污纳垢的集散地。到了晚上,在铜像台脚下,各种抽卖大烟,卖淫嫖娼的行为时有发生……长期以来,妓女职业极受鄙视,以至于站铜像台成为骂女子卖淫的代称。解放后,修建喷水池,扩建延安路,将铜像台拆除,自此,铜像台更名为喷水池,并作为新贵阳城的象征。
喷水池环岛花园经历了几次改造,但其喷泉一直还在。到了2000年,喷水池花园已经显得老旧,且和周围高大、现代的建筑显得格格不入。在广泛征求民意后,贵阳市委市政府对喷水池进行了改造,重建整个环岛花园。2001年,喷水池立起一大型雕塑《四方汇聚》。2010年,为缓解贵阳交通压力和适应城市发展,喷水池环岛被拆除。为了继续保持市民心里的“喷水池”,设计部门在十字路口的四个交叉点修建四个小型喷泉。
四大“金刚”:贵阳老地标
周诗若介绍,解放后,喷水池周边修建了贵阳饭店、民族商店、百货二楼和邮电局,当时这四个建筑和喷水池一样都是贵阳的地标,被誉为喷水池周围的“四大金刚”,除去邮电局地标位置没有变化外,其他的几个地标建筑均发生了变化。
1953年,贵阳开始修建贵阳饭店。当时,6层砖木结构贵阳饭店曾经是喷水池第一高楼。当时的贵阳饭店一二楼为餐厅,可摆40桌左右,还设有雅座,可容纳400多人,楼上则为旅社客房。
“很多贵阳美食都是在贵阳饭店发扬光大的,比如宫保鸡丁、豆腐圆子、肠旺面、脑水卷、鸡肉包等。”在很多老贵阳人心中,贵阳饭店是最为有名的餐厅,贵阳饭店的“脑水卷”很好吃,面很薄,里面的红酱很好吃。
每年的“四月八”,苗族同胞都会聚集在喷水池表演,祭祀苗族的祖先,而贵阳饭店正是很好的观景点。
老客车站:西南少有的古典建筑
说起消失的地标,周诗若说,不得不说说贵阳老客车站,老客车站位于延安西路,其建筑风格为西南少有的古典式建筑,西式、碧瓦、金砖、翘脚,在全西南都少有,在贵阳也仅有当时在延安路的贵州日报社、延安路小学是这样的建筑风格,贵州日报社和延安路小学已经拆除,客车站搬迁意味着就要拆除,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确实很可惜。
“事实上,老客车站靠贵阳西北角,建于上世纪50年代,作为贵阳的北出口,老客车站在民国客车站基础上所扩建。”周诗若说到,贵阳这个城市,作为省会城市,不管是从地理环境还是人文地理角度,云贵川的联系始终要紧密一些,出入川滇都是通过北边出入,从古至今,贵阳靠北边的头桥和三桥,一直都是重要出口,所以客车站修建在西北边应该是很有讲究的。
周诗若说,抗日战争时期,贵阳作为大后方,除了24道拐的战略地位,我们还可以作个想象,这些物资咋个转运,是否通过客运站这些都应该及时考证,虽然目前没有人就此进行过研究。
为推进贵阳市“三创一办”工作,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方便旅客出行,完善交通运输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形象,贵阳市人民政府决定将贵阳客车站外迁,2010年5月1日前,贵阳客车站(含旅游客运站、黄金路发车点)、贵阳西客站、贵阳第一社会服务车站5个片区客运车站搬迁到金阳临时客车站。
今年3月,金阳客车站整体搬迁至贵阳国际西南商贸城客车站。
北京路电影院:井水最为甘甜
伴随着大十字环形天桥的拆迁,人们也在网上盘点这些年来贵阳消失的地标,有网友就说起北京路电影院,并称北京路电影院是贵阳的四大地标,为如今鑫都财富大厦位置。
就此,文化学者周诗若表示,北京路电影院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除了可以看电影,还可以看话剧,不过该电影院很短命,只放映了10多年的时间就结束了。
周诗若说道,说来奇怪,贵阳的大多老字号电影院都聚集在云岩区,当时的云岩电影院、儿童电影院,很多电影院都在云岩区,北京路电影院是后来才修的电影院,相对电影,北京路电影院门口的那口井更为知名。老贵阳都知道这口井,可惜现在没有了,贵阳人喜欢吃冰粉,吃冰粉挼粉用的水只有北京路影院门口的井水最为甘甜,所以很多卖冰粉的人都是来这里舀水做冰粉。
除了卖冰粉的,红边门、北京路周边的居民都喜欢到这里挑水。当时来看电影的人们一般都会尝下井水,或许买上一碗冰粉,一脸精神的进去影院看电影,可惜时隔多年,大家都不知道这口井叫什么名字,大家只记得这里的水很是甘甜,要吃最好的冰粉,只有到这里才能做。
贵阳电厂:花溪大道的靓丽风景
2015年7月22日下午1点,随着贵阳发电厂2号冷却塔抢险爆破工程总指挥起爆指令的下达,十余声闷响后,贵阳发电厂2号冷却塔应声倒下,爆破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原电厂职工和沿线居民分别爬向高处和山顶进行围观,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爆破的成功也呼唤起人们对电厂冷却塔的历史回忆。家住皂角井居委会,一直生活在电厂周边的老住户龙訫礼今年五十多岁,他告诉记者,自己虽非电厂人,但是却是看着电厂的每一天变化。
龙訫礼说,电厂的两个冷却塔没有建设之前,所占位置分别为当地农民的菜地和部分住房。1993年,贵阳发电厂发电工程的升级改造,开始建设冷却塔,当时只见全部是两个手指粗的钢筋架设结构,还有高标号的水泥夯实,在那个年代,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劳实的建筑,大家都很是震撼。
1994年电厂的冷却塔建设完工时,底部直径60米,高86米的冷却塔格外壮观,成为花溪大道上最高的地标性建筑,是花溪大道一道靓丽的风景。
据悉,电厂拆迁后,将作为房开项目进行施工建设。
合群路:市民心中美食地标
相对不少市民怀念的建筑地标,在贵阳不少吃货的心里,住着一个永恒的美食地标:合群路。经过多年经营,合群路夜市已成贵阳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因轨道交通建设,2014年2月22日,有着20多年历史的合群路夜市将彻底告别贵阳市民。
市民程先生说道,以前每次路过合群路,全是摊贩的吆喝声:来来来,吃我家嘛,烧烤、卤味、砂锅粉、洋芋粑,样样都有……走过路过,听见吆喝,看到美食,想不停脚都困难,合群路,是一个看到美食就走不动路的地方,吃完,是一个撑得走不动路的地方,总之,要少去,特别是胖子。
合群路夜市退市后,在贵阳,虽然有陕西路、青云路等众多贵阳美食,但是在吃货市民的心中,住着一个合群路美食地标的遗憾。
艺校:部分拆除
就在大家都在回忆贵阳老地标的同时,网友@蜗牛TRIBE在朋友圈发布信息称,再见!艺校。一所老校,一段历史,一份情怀,一次包容。太慈桥的石板在泥土下沉睡了多年,如今,你也将风烛残年的身躯留在了南明河岸,执著地守望着越来越大、越来越美的艺校。再见!
网友微信中称,尽管艺校虽小,但不知道这里承载过多少有梦想的人的回忆。尽管艺校虽小,但不知道这里有过多少人的青春;尽管艺校虽小,但不知道这里有过多少人的付出;尽管艺校虽小,但不知道这里有过多少人的感动;尽管艺校虽小,但不知道这里有过多少人的爱!
网友的煽情回忆引发不少贵大艺术学院、原艺校艺专学生的回忆,11月30日,记者来到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并非如网友所说,艺术学院整体拆迁,正在拆迁的位置为贵大艺术学院靠左边的位置。
学校的保安告诉记者,拆迁的区域是老师的住宅区,并非学校整体。在住宅区,不少拆迁施工人员正在施工,不少钢筋水泥裸露,见记者准备采访,工作人员拦下记者,称施工危险,最好隔远点。
隔施工场地不远处,就是贵大艺术学院的办公场所和学生教室,学生和老师有序的进行着教学。
该区域为何拆迁,贵大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范斌告诉记者,主要是1.5环建设施工,按照市政府要求,11月5日之前整个贵大艺术学院教师家属区全部签署办理征收拆迁手续,涉及教师家属区200余户,拆迁的区域涉及整个教师宿舍区,也涉及一部分公产,没有涉及学生区域,对学院教学生活和学生生活没有影响,贵大很重视,学院也做了大量工作,11月5日之前,全部家属区老师都签订了征收补偿协议进行了搬迁。
范斌告诉记者,事实上,拆迁的并非整个艺术学院,只是教师家属区,自己1977年考入艺校,然后留校工作就住在教师家属区,30多年的时间,对家属区很有感情,平时学院的老师关系融洽,大家住在一个院子,工作生活都在一起,更像是一家人,所以,整个艺术学院的200多名老师感情都非常深厚,现在家属区没有了,大家以后联络感情的方式可能就没有住在一起那么方便了。
据悉,根据贵州大学统筹安排,今年艺术学院美术类新生240多人全部搬迁至贵大北校区,明年音乐表演类整体将搬迁往贵大北区,艺术学院整体搬迁后地块就会腾空,到时候,该地块会由贵大学校层面进行整体处置。
城市地标:城市记忆中的灵魂
事实上,在贵阳,不管是大十字环形天桥,还是各个时代的地标,那些已经失去和正在失去的地标,突然引发了老贵阳们的集体回忆。
“人们怀念的不是地标,是自身和地标相关的故事。地标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是凝固的艺术,作为一个城市的地标建筑,其历史和审美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心理学博士、北大访问学者杨通华介绍,学界认为,城市地标是指在一定的城市区域范围内,对特定的认知人群同时在心理和地理意义上起着标志作用的城市空间形态。
杨通华博士介绍,大十字环形地标拆迁,之所以引发市民对老贵阳的回忆,是因为城市地标镌刻着人们的时间与空间的轴线,城市记忆是城市的灵魂,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记忆,总是从它的标志性建筑开始,城市地标镌刻着人们和这个城市的过去,是人们的情感寄托。
“记忆是对这个城市文化的延续,城市地标虽然拆除,但是会以一种延续的方式在人们记忆中继续存在。”杨通华博士说道,然而,就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一个城市的地标建筑也是不断变迁,不同年代地标性建筑体现了当时的政治与文化导向和潮流,地标建筑变迁的同时见证城市的发展,不断延续城市的记忆,以至于不同时代,总会有不同时代的城市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