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工作纪实

10.03.2015  20:30

3月9日早上6点半,贵阳市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二大队三中队民警刘彬早早起床,他要赶上7点40的单位交通车。

路还没修好,车子有点晃,8点40,刘彬到达位于乌当区的三江戒毒所,吃过早饭,就开始接下来长达56个小时的工作。

今天没什么特殊情况吧?新来的戒毒康复学员状况都还稳定?”刘彬边换制服,边和已经值了48小时班的同事文波交接工作。

二中队目前共有戒毒人员153人,其中23人是一月份刚来的新学员,刘彬对他们的状态最为关心。如果这些刚生理脱毒完的新学员可以及时恢复体能,适应戒毒所的生活,对于他们的戒毒康复将大有裨益。

都挺好的,现在正在列队训练呢。估计经过体能恢复训练和知识培训,他们都能通过考核,进入常规教育阶段。”文波答道,已经连续值班48小时的他,眼睛有些浮肿。

听到回答,刘彬稍微安心了一些,但还是急忙到操场上去察看一番。此时,23个新学员正站着整齐的队列,喊着嘹亮的口号,认真地训练着。因为原料短缺,其他学员无法进行电脑键盘组装,正在娱乐室学习。

去年10月,贵阳市打响禁毒人民战争,要求戒毒场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从“专业戒管”向“科学戒管、长期联动”的模式转变。三江戒毒所因此提出,构建“安全管理、戒毒治疗、心理矫治、文化教育、体能康复、职业培训、后期帮扶”的28字戒毒模式。

为做好这28个字,我们可没少下功夫。除紧抓新学员的生理脱毒期教育,更重视学员们的心理矫治。你看像墙上这四种卡通图案,红、橙、黄、白四种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咨询师和管教民警会根据不同的颜色进行有针对性个别谈话和心理矫治。”刘彬指着墙上的标识介绍说。

如今,个别谈话已经成为管教民警的工作常态。今天,刘彬就发现钟昆(化名)情绪有些低落,原来由于他“二进宫”(复吸),老婆提出离婚。

刘彬了解到情况后,立马找到他,先是帮他安排和老婆拨打“亲情电话”,然后安慰情绪,再分析利弊,直到钟昆情绪稳定下来……这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半,当刘彬来到食堂吃饭时,饭菜已经没剩下多少,随便吃了两口,他又回来了岗上——学员要午休了,但是他们没有,要巡视。

下午两点,学员们午休结束,新学员继续进行列队训练,常规阶段学员继续学习。“一般来说,学员们都能加每天6个小时的生产,其他时间用来进行技术培训,像去年就办了按摩和电脑两期培训,今年三四月份预计要开展电脑和电工技能培训,多了一项技能,出去以后总能多条路,技多不压身嘛。”刘彬说。

五点半,晚饭时间,之后所有学员收看新闻联播和法制频道。晚上9点就寝之前,刘彬按照惯例进行晚讲评,对一天来学员们的表现进行点评。

晚上十点,所有学员都已经躺在床上了,可是刘彬还在巡视。“人家要是忙,都说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我们可是忙到灯都熄不了。”刘彬调侃道。他们三个值班民警把晚上分成三个时段,轮流巡视,真正实现24小时不间断。

12点过,刘彬终于躺下了,另外一个同事“接手”。这样的一天基本过去了,但是他要在第三天下午五点才能真正下班回家休息。算起来,他整整上了56个小时的班。

56个小时,三天两夜的时间,三江戒毒所的民警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赋予了这个数字全新的意义。一个新的时间循环,给予戒毒人员一个新的人生起点。本报记者 李春明